那些年语文教科书中消失的课文,爱国题材缩减,西方故事却带光环

七弦冷冷 2021-04-01 14:48:06

学生时代每次发下新书,大家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散发着油墨味的新书打开,品评一下封面和插图,再翻一翻语文书,和其他相对较枯燥的科目相比,语文书上的课文更具趣味,当然,不过没有“熟读并背诵全文”就更好了。

在课本的一代代更迭中,我们也在渐渐长大,然而有时翻看孩子们的课本时却发现,以往那些自己熟悉的课文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踪影,心中莫名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那些年语文教科书中消失的课文,童年要被删没了?

如今最新一版的课本与我们当初学习的那一版相比,不仅封面、大小、插画风格都有了较大变动,内容也是几经“大换血”,许多大家曾经耳熟能详的课文已经永远地成为了一代人记忆。

1. 爱国主义题材课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报告文学,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形象跃然纸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然而就是这样一篇爱国主义题材课文,却已经在多个版本的语文书中删去。而《刘胡兰》、《黄继光》包括曾感动无数人的《倔强的小红军》同样难逃被删命运。

2. 鲁迅先生作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是一为大家非常熟悉的文学家、思想家,许多人第一次认识他,还是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文章,然而如今的孩子却无缘在课本上读到了。

3. 部分经典著作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如今时常被人拿来调侃,可当大家知道这篇文章也从课本中被删减后,心里同样泛起波澜,类似的《爬山虎》、《司马光》等经典著作,也相继消失不见。

4. 部分经典古诗古文

《诗经》中的《国风·魏风·硕鼠》被《蒹葭》取代,而上海地区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登鹳雀楼》、《江雪》这两首无数人的童年回忆也不复存在,虽然古诗词减少有助于学生减负,但却有无数成年人大呼“不舍”。

课文内容改动引争议:爱国题材缩减,西方故事却带光环

课文删减、改编是非常正常的,比如一些老故事已经不符合如今的价值观,或是几篇课文主旨相近有重复,都可以成为文章从教材中被撤下的理由。比如《陈涉世家》这篇文章被删,就是因为与历史教材有重合。

而鲁迅先生作品、一些经典课文被删掉的理由,是由于文风过于艰难晦涩,处于教育启蒙阶段的学生很难理解,不如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来替代。

然而这些颇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题材课文内容被换掉,却引来许多人的不舍甚至抗议。如今的孩子很难切身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虽然故事背景多是上个世纪,但爱国教育永不过时,如果没有课文辅助,家长很难向孩子灌输爱国思想。

家长之所以反应如此激烈,是因为替换了这些有教育意义文章的,多数是比如《爱迪生救妈妈》、《好汉查理》、《我不是最弱小的》等外国故事。如此“大换血”真的合理吗?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国外故事题材课文也传递出积极的教育意义,教给孩子很多道理,但是如果占据比重过大,很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国外的月亮比较圆”的刻板印象。

课文承载多项学习功能,对语文科目要从小重视

语文课文承载的功能不仅是让学生识字,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语文能力正是从这些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想要学好语文,就要从小给予这一科目足够重视。

1. 注重基础知识学习

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学好这一科目的前提,校准字词的读音,了解每个词汇含义,在熟读与背诵过程中,推敲文字含义和整体脉络,一旦养成这个好习惯,基础知识将十分扎实。

2. 培养阅读思辨能力

语文课文后的思考题多数是基于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语文需要灵活的思维,强大的分析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体会作者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是基本的学习能力,这也从侧面显示出语文课文题材重要性。

3. 培养对语文科目的兴趣

学习语文不是几天就能见到效果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用词的精准,徜徉在精妙的语文世界中感受文字的魅力,学生才能建立学科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今日话题:你认为这些文章该被换掉吗?

0 评论: 3 阅读:324
评论列表
  • 2021-04-07 07:38

    说的好[点赞]

  • 2021-04-06 20:34

    伪专家

  • 2021-04-05 22:27

    哦,难怪娃娃学生减少(失去)了丶对本国汉文化的敬仰丶崇尚和民族自豪感了!变得祟洋媚外...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