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由盛转衰,最终被越国吞并,真的是因为西施“红颜祸水”吗?

青华聊历史 2021-05-03 16:29:59

春秋时期,吴国国力强盛,阖闾成为纵横江淮的霸主。在《墨子·所染》等典籍上,吴王是当时的一霸,与楚庄王和齐桓公齐名。但是,吴国称霸的历时不长,很快吴国被越国击败,最终被吞并。那吴国为什么会由盛转衰呢?难道真的是因为西施红颜祸水?

以齐为敌的战略方向

促使吴国走向败亡的因素很多,首先是自阖闾执政起的整个创霸时期,吴国的整个对外战略目标失误。吴国先是以西邻楚国为对手,破楚撤兵后,在晚期和夫差执政前期,他们与东南越国有数次大的争战,吴国的声威也正是在与楚、越的战争胜利中确立的。

不过,吴国两代执政者认定的战略争夺重点既不是楚国,也不是越国。两代君王的祖根来自中原,君王们也从春秋争的历程中认识到,只有征服和控制了中原才能算真正的霸主。他们的开国始祖太伯和仲雍比周室的开国始祖周文王还要高出一辈,他们要夺回本来属于自己的周室天下。因而两代君王内心的战略定向始终是雄中原,北邻齐国是吴国进军中原的最大障碍,所以,阖间和夫差一直是把齐国作为战略之敌来对待的。

与越讲和讨伐齐国

吴国与楚争战主要是由于晋国的支持唆使和伍员的私仇驱动;与越争战是要报复其对楚的军事配合;进军中原也需要首先安定后方,而夫差的对越作战则直接是要报仇雪耻。当时在君权易手过程中内斗不休的齐国无力对外,对吴国不敢稍有得罪,甚至在君主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委屈地将族女送给吴国王子以取吴欢。

即使这样,吴王也从不放弃对齐国的征讨。阖破楚退兵后不久就组织伐齐之师。夫差胜越后即率师在艾陵大败齐军,后来又大耗民力筑邗城(今扬州市西市岗上),开凿邗沟,打通江准,以利北向用兵,甚至在伐齐的沿途建起“梧宫”,置美妾西施于中居住,对北向伐齐做了长远的战略性准备。

先朝重臣伍员对夫差的和越方针进行过劝谏、讥讽,君臣关系紧张,夫差始终承认他的相位,但当听说伍员出使齐国时将儿子托付给了齐国大臣,当即大怒,赐剑令其自裁(参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因为夫差将此看成是一种通敌叛卖活动。夫差后来的对越方针实质上是服务于他北征中原的战略目标,他违谏和越,又对其施之以仁义,实质上是要为北向争霸稳定后方,在他看来这就像齐桓公当年为了南争抗楚而施恩北方燕国一样顺乎情理。

战略方向失误,没有大局观

吴国君王看不清天下政治局势的历史性变化和华夏民族范围已极大拓展的事实,囿于狭隘的中原中心观念,在即将抛弃霸主的时代一意逞霸中原,导致了他们长期向北用兵的战略意向。同时,对楚、越战争的连续得手也使他们过分看重了自己的力量,他们不明白自己仅仅是在中原大国无暇外顾的特殊情况下逞威一隅的。他们曾凭借强军劲旅打败过一些大国,但他们远够不上经济政治实力雄厚的大国,争霸时代即使会持续,他们的霸业也不会长久,而挺进北方的过长战线势必要葬送他们这个不大的强盛之国。

领导集团内部的思想分歧

与战略目标失误相联系的,是吴国后期领导集团内部思想分歧而引起的内讧。打败越国后,相国伍员主张再击穷寇,乘胜灭越,以求在列国西南部建立稳固的吴国基地,然后再图发展,他把战略争夺的重点放在东南诸国,故将越国视为生死之敌。他几次提出加强东南防卫,甚至临死前留下遗嘱,让身边人挖出自己眼珠悬于吴国东门之上,要亲眼看看越军攻入吴国。

伍员以越国为战略对手,这是基于吴国国力而作出的较切实的战略部署,他对此深信不疑。而吴王夫差则热衷于建立中原霸权,他高估了吴国的力量,把战略争夺的重点放在中原大国,故而要安定东南诸国,主张对越国采取安抚和与恩化的方针。

夫差在越国战败恢复时期给予物质扶持,企图化怨为恩。越王送给他大兴楼台的珍贵木石,又送给他美女西施,他将此看作越国已被恩化的结果。当他听说越国整修军备,也不无担心之情,但越国告诉他愿随吴伐齐时,他又大喜过望。吴国君臣在对越关系上的上述两种观点互相对立,在后期达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人才流失与政治集团腐败

具有卓越思能力的军事家孙武当时已迹山林,伍员的正确主张失去了可能得到的有力支持,而太宰伯密以谗谀君王为事,结果使错误的战略方针在吴国政治集团中占据统治地位,最终发生了君王赐死相国的悲剧。伍员被杀,吴国的表面强盛并未立即受到影响,吴国兴师北伐,争盟中原,似乎更加鼎盛了,然而吴王国的大厦已经失去了最紧要的栋梁。

吴国政治集团内部在后期也出现了各种腐败现象。首先是太宰伯接受越国重贿,而后逐渐由释越、庇越走上了通越之路。由于战略定向导致的思想认识的偏差,吴国君臣,包括伯本人在内,也许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是通敌卖国的勾当,只不过是将其看作与友好国家的礼尚往来。但作为国家高级官员,在与别国的秘密交往中接受重金馈赠,并以此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却难辞受贿之昝。吴王夫差被数次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后期疏于朝政,宠幸美妾西施,大耗民力扩建姑苏台,并建造“梧宫”,一味追求荒淫奢侈的生活,听不进逆耳忠言;伯又极尽阿谀逢迎,君臣一体,把吴国政治搞到了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地步。严重的政治腐败是吴国走向败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吴国灭亡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以及战略失误,和西施的“红颜祸水”关系并不大。吴国灭亡标志着天下政治主格局的解体,使北南争霸进入尾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评论: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