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秒翻车!《十年一品温如言》剑指年度烂片,割韭菜不能这么狠

七话影视 2022-02-15 23:07:00

2022年才起了个头,大银幕“年度烂片”热门候选人便出炉了:

爱情片《十年一品温如言》。

改编自知名小说,任敏、丁禹兮主演,导演赵非是摄影师行列的超级大佬,掌镜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让子弹飞》等经典电影,获奖无数。

该片上映不到两天,豆瓣便有1.6万余人打出2.7的超低分,下沉空间极大,再努力一把,不是没有超越“烂片之王”《逐梦演艺圈》的可能。

它也是翻车速度最快的一部电影,开局堪称鲜花着锦,首日票房高达1.43亿,将近是张艺谋新片《狙击手》首映票房的3倍,成为情人节当之无愧的档冠军。

但剧情赶客能力惊人,打一分受最低分限制,打二分受仁慈限制,网友犀利评价“旁边的情侣们也不亲嘴,因为开场他们不到半小时就跑了”。

客观来说,高开低走的影视作品实在不少,但口碑连一天都撑不住的电影仍旧屈指可数,次日票房与首日相比下跌近九成,也算是一个小奇迹了。

对于故事内容,委实有太多点能拿出来吐槽,从逻辑到人设,从立意到三观,从爱情的套路到拧巴的台词,几乎挑不出一个能打及格分的地方。

总结而言,这是一部集各种烂俗梗于一体强行虐恋的片子,却又比前几部俗套的爱情片更让人头皮发麻,因为它连烂俗故事的狗血煽情都没能拍好。

这部作品有一句经典口号“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温言不羡仙”,抛开原作不提,电影版的内容其实更适合把“羡”改成吐或恶,讲道理,如此折磨观众,制作团队良心不会痛吗?

然而,即使《十年一品温如言》的“烂”众所周知,即使影片已经大翻车,也阻拦不了一个已经成形的事实,它是情节档的日冠,总票房已超1.5亿。

在口碑急速下滑的情况下,《十年一品温如言》目前的预测票房也在2亿以上,只要投资没膨胀,这部小成本电影应该能稳赚,除了观众,无人伤亡。

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现象,爱情片票房潜力其实非常大,只要行业给予观众一点惊喜,便能收获多倍回馈,但爱情片观众,却又是最不被尊重的存在。

大受众,小成本

国产电影一步步称霸票房排行榜,两种电影功不可没,一种是喜剧片,它永远是观众的心头好,也是影业行业常用来以小博大的题材。

另一种是类型片,它对制作团队的开创性与匠心都要求很高,正是电影人的敢于突破,才有了《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三吒”的辉煌。

在众多影视题材里,爱情题材看起来很尴尬,既没有类型片的稀缺与突破性,又受国产剧“一切皆可恋爱”诟病多年,很多作品都被爱情两字毁了口碑。

但爱情片却与喜剧片一样拥有强大的受众,类型片可能会有题材爱好门槛,爱情片与喜剧片却不同,“情”与“笑”永远都不挑观众且不会过时。

爱情片,也往往比喜剧片更具有“以小博大”的特质,它对制作成本的要求远低于需要大场面或后期加成的类型片,对演员也没有过度的依赖性。

在国产电影还没有完全掌控市场话语权之前,票房往往都被大导演、大制作和海外大片瓜分,小成本或导演号召力不强的国产片,经常陷入无人问津状态。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爱情片还是贡献了一部“黑马”《失恋33天》。

票房高达3.02亿,比好莱坞大片《蓝精灵》高了约0.5亿,同年票房前十的电影里,有6部是海外大片,另外3部是名导大制作、卡司豪华的国产电影。

整个榜单里唯有《失恋33天》最为“寒酸”。

最“大牌”的导演滕华涛主攻电视剧,在这部作品之前几乎没有人气电影代表作,编剧鲍鲸鲸是新人,演员文章、白百合彼时还只是赵宝刚电视剧里的配角。

这么一部小成本电影,凭什么成为2011年的大黑马,甚至开创了小妞派爱情电影的热潮?关键在于内容与受众。

能与爱情元素共情的观众体量很大,黄小仙的失恋日记让很多观众都觉得是自己的经历再现,整个故事对爱情的挖掘,真实有感染力又不失浪漫小温暖。

观众基数多,制作成本往往也不高,按市场规律,爱情片应该是影视行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题材,情与爱也有很强的深度挖掘空间,但现状却并非如此。

大银幕,小缺口

国内影视作品存在“一切皆要谈恋爱”的历史遗留问题,小荧屏也处于言情剧泛滥成灾状态,但之于大银幕,当下国产爱情片还是存在一点小缺口的。

如果制作方能在内容上再加点真功夫,小成本便能博出大爆款,韩庚、郑恺主演的《前任3:再见前任》,便凭借分手戏的感染力斩获了19.41亿的高票房。

但它的精品产量非常低,供不应求明显。

爱情片观众很多时候只能勉强在一堆看简介就知道不会多么好的片子中做选择,却又因为情人节档、七夕档、跨年档或约会等需求,不得不被迫选择。

这便导致有些爱情片口碑不算突出,票房回报却相当不低,比如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和雷佳音的《超时空同居》,评分都不高,票房却都在10亿上下。

评分中庸的小成本爱情片都能剑指10亿佳绩,可见这一题材的市场回馈之高,要知道,张艺谋拍了这么多年,才出现一部票房过10亿的《悬崖之上》。

近两年爱情片市场更频繁出现“烂片爆款”现象,从《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到《你的婚礼》、《当男人恋爱时》,剧情持续俗套,票房持续坚挺。

爱情片市场回馈越“香”,越有被排除匠心制作行列的迹象,自《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薛晓路之后,便很少出现专攻爱情题材的电影大片团队。

再加上这一题材对成本、卡司要求不高,它经常成为艺人试水大银幕的问路石,《十年一品温如言》便是个中典型,导演是第一次跨界,男主是大银幕新人。

造成这种原因,并不是因为行业有更高追求不乐意拍“肤浅”的爱情,而是他们拿住了爱情片观众的七寸,知道质量稍微过关票房就很乐观,便走起了捷径。

小制作,大问题

流量时代顶峰时期,曾经有位制作人说“IP加流量演员就等于爆款”,可以当成生产爆款电影的公式,几年过去,不仅观众不愿买单,连粉丝也被割麻木了。

但在爱情片领域,行业却深谙这位制作人的思想精髓,看准了市场对爱情片硬性需求,把“IP加流量”换成了“IP加爱情”,悄悄割起了爱情的韭菜。

近两年几大爱情片票房“黑马”,基本都是这一套路的成品。

《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你的婚礼》、《当男人恋爱时》,皆是翻拍片,原作IP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这三部爱情片都是同档期的佼佼者。

他们故事风格也都有几个共同点:虐心、狗血、俗套、煽情。

大多数观众看完都忍不住感叹爱情片老套路万年不变,唯一一部口碑稍微过关的《当男人恋爱时》,很多观众都是把分给到实力派演员的感染力,以及“纯粹爱情”的概念。

新任“冠军”《十年一品温如言》则改编自人气言情小说,换汤不换药,它与前面三部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故事第一次影视化,新鲜感更强一点。

按理说,这应该是制作团队稍微有一丢丢进步了吧?终于不再拾人牙慧,但更悲哀的问题来了,没有国外编剧打磨好的成熟剧本,狗血爱情也拍不好了。

爱情这块原本应该最容易啃的肉,被影视行业啃出了烂花样,成于题材,败在捷径。

或许正是因为爱情片受众存在不同于其他题材的刚需诉求,行业便失去了匠心探索的迫切性,干脆拿已成功过的老套路敷衍观众,反正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种创作理念,已经祸害了国产剧。

采用固定套路的S+古偶去年全体扑街便是最好的证明,当观众彻底丧失信任后,面对新任工业糖精大制作《镜·双城》,很多人连吐槽的欲望都没了。

同样的模式套用在大银幕的“工业爱情片”中,又能维持多久呢?

时间会打败所有没有价值的样板套路,不被尊重的爱情片观众,即使再有刚需,也早晚会彻底放弃,不再让自己成为花钱受罪的韭菜。

届时再想挽回他们的心,便不是一部及格作品便能解决的了,韭菜割到根便不会再发芽,当观众不再信任时,挽回市场的成本,迟早会反噬给走捷径的行业。

1 评论: 0 阅读: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