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钱有身材,我跟你玩性价比?——DITAProjectM圈铁耳机

耳机林sir 2024-01-12 14:37:09

先前在DITA领航员小尾巴的文章里我说过,DITA是个足够有趣的品牌,他们家推出的产品,基本上每一款能做到音质有料+有意思,形态则绝对与众不同。而实际上做人也好做品牌也好,这种有趣都是很占便宜的,甚至于你会发现有些人有些品牌,他也正尽力想给受众一种“我也很有趣”的感觉……但是,该如何努力呢?

想了想,有趣的人大致都具备两个特征,一个是骨子里多多少少带些奇怪——这个所谓的骨子里是否包含所谓遗传学特征尚不敢定论,倒是这个人的父母通常都不是太俗套呆板,且从小的成长经历也不至于太墨守成规;第二就是这人需要有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的能力。

第一条很好理解,有趣的环境养出有趣的人是谁都能理解的,只是说这一条做孩子的没什么选择权,哪怕是父母他也都有自己的苦衷,比如那些年太忙太累来不及考虑这些问题……品牌这块儿其实是类似的,很多国产品牌前些年想存活都不容易,你跟我聊什么有趣与否我看你是诚心找茬吧?那么,第二条,“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又是什么意思?

打个比方,你一定认识有些人,当年他讲个笑话你能乐半天,你觉得这是你特别有意思的一个朋友,而时过境迁再来看那就不一定了,可能他还在讲十年前那些笑话,你早就觉得不可笑了——这世界像一个不断更新版本的游戏,咱们都得不断想不断试才能在新版本里看到勉强跟上节奏,同时不停开拓视野收获更多心得;可假若觉得我就站在原地死刷一个副本回回这么刷……是,也不是不能活,然而看更多想更多的你和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想法越拉越远。

DITA没有吃老本,这次这副DITA Project M一圈一铁耳机,再次新意,更加有趣:

按说一圈一铁这个配置呢,不算豪华,大街上单价低于千元的一圈一铁也多了去了,然而拆开包装你就会明白,货跟货是真的差距太大了,这么吸睛的腔体和收纳盒,上来就让人耳目一新,你可能第一瞬间就会感慨“哎呀这跟别人家的可真不一样”,接下来就忍不住拿起来细细端详起来~

收纳盒是Tanos Systainer出品,德国原产,细腻精巧手感舒适,可锁定甚至可以多层固结组合……HiFi耳塞这玩意儿说白了它是大玩具属性,与众不同这个属性特别加分,这个收纳盒就足以让DITA Project M在一众或圆柱或立方的皮质收纳包里脱颖而出,视觉上抓人,拿出来有范儿。

耳塞本体……DITA Project M应该是目前耳塞界身材最好的一位了吧?采用了全不锈钢声学腔体覆以透明树脂外壳的设计,可能有朋友会说现在的塞子不都是外面搞树脂里面塞单元么?话是这个话,但是咱别光看文字,咱仔细看看图,乃至有机会去看看实物啊——这玩意儿你觉得它视觉效果跟别的产品是一码事么?

它内部的全不锈钢声学腔体顶部打着DITA的品牌LOGO,上部分9.8mm复合动圈外观简约精炼(这是DITA一贯作风,通过客观+主观的声学有限元分析,做完调音后在发声腔体外包裹一层树脂,让佩服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同时看着不显得纷乱,美得很讲究),中间导声孔有种浑然天成的秀丽,下端娄氏单元则紧贴导管,统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曲线流畅呈L型构造的非常有设计感的内核;外部树脂这块儿的轮廓还刻意与内核做了错位,视觉上传递出奇妙的双层美学呈现,这双层又在设计语言上交互表达,并且在外部光线下化合出无尽的视觉变化……

说直白点,这种具备高级设计理念与格调的玩法,就已经赢麻了,这真不是一些随大流玩面板颜色的品牌想学都学不来的,有些厂子你连靠谱设计公司都没见过,你在打印店干过的小姨子什么的都在帮你设计耳机,她能设计么?设计不了!没有那个能力知道吗?

线材也非常下本,16股Cardas高品质无氧铜基线制成的定制线缆,好不好看的我都懒得进一步吹,不过要提一下他们这次的插头细节:这个可更换插头设计相对于其它品牌而言,它比较隐蔽,不是那种一眼就看得出是可换型的玩法,也蛮有意思的。

好啦,咱们来直接聊声音啦~

一如该品牌之前许多产品的走位,我认为DITA Project M依旧不是什么交响乐适用性选手,或者说它并不是多么严肃正经的学院派取向,当时我戴上这塞子的第一瞬间,觉得这塞子具备相当程度上的“白月光”属性,声音是倾向唯美的,而在长期聆听并且煲开之后(那颗9.8mm复合动圈还挺吃煲机来着,50小时+是个底线,实际上100+才算真正及格),我对它的认知和情绪,似乎又有那么些复杂:

首先从声场的规模感来讲,这是个够大够阔够给场面的选手,并不会因其风格化的表达而将在声场上让人给人以狭促感,反而能给人大方明朗的印象,声场会有一些可感知的边际,接近于“小音乐厅”“室内排练厅”这样的场感塑造,场内给出的乐器定位和层次感堪称规矩标致,在哪儿就在哪儿都别由着性子乱来。

信息量则是这个塞子相当不俗的优势,甚至于让我觉得有些叛出家门的意思:你要知道DITA这种要审美有审美要调性有调性的品牌,它一般是不大在意所谓的声价比的,而每一个老玩家戴起DITA Project M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去怎么细节给那么多?怎么细节的线条感都给得这么支棱?密度还挺高?”,要知道这塞子定价也才两千多,以往这牌子随便一根升级线都比这明显更贵,包括这次配的16股Cardas线拿来单卖也不会便宜,现在素质一听就相当支棱大家都很奇怪啊,咋了你这塞子准备算白送?

低频有力道有能量有弹性,一听就不是来打铁插花的,同时下潜和聚焦则比较适中,这个低频的特点在于它韧性和纹理感很足,听感上Q弹劲道耐嚼,以至于在很多音乐里它回放完底鼓大号之后我会搁那自己琢磨:“咦?这个味儿是不一样哈,不是单纯的量感多少,它似乎是过于弹牙了”,这样会带来的效应就是律动感很丰沛,氛围铺得相当有动感,这是一个有着明确特点的低频,不是严肃学院派的走位。

中频基调平实而强调分离度,听起来细节拉得开且细节凝实,相应它不会倾向于饱满汹涌,不能被定义为人声贴面抓耳的那一流,反而玩出了一个“咱这中频是不是背景又干净表达又明确?然后我在中高频那块儿花花小心思,小清新的风味儿一下子就出来了?”的调调,这个中频还有个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把圈铁音色衔接整合得极其老练,盲听的话你跟人说这是纯圈那人有可能就被糊弄过去了。

高频相当明敞流畅,一听就是高品质的、干净的、透亮的,整体舒展程度和空间感给得很好,然后并不锐也不会刺,诚然你要是拿去跟一些配了四颗声扬静电单元的万元级产品做对比会觉得在极高频那块儿还是明确打不过,可是放在两千左右的本体价位上这个高频就厉害了,不光是说细节给得明白且线条感优越,更重要是它的延伸又顺滑又没啥刻意感,听小提琴的时候你会觉得这塞子的高频具备高级声的因素,而拢起三频来说的话,低频比较有特点,华彩却实际上在高频和中高频这一块儿,真正耐听的地方搁这儿等着呢!

不过呢,我之所以前文说对它的情绪有些复杂,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作为一款DITA出品的塞子,它可能是素质性价比有史以来最强的那一位,同时却也是音色特征不那么明显的那一位——它的素质背刺樱花71可能都没问题,光分离度和高频两个指标拎出来都够达成这个目标,而假若这产品只按单动圈去做的话,素质也许到不了今天的程度,音色特点则有可能更为鲜明。

当然了,音色也是够有意思了,整体白月光小清新之余低频不仅不软弱还有着相当出挑的律动感,一圈一铁其实是不好做的,能搞出这个听感和耐听度,实际上已经是在音色融合度极高的前提下尽了最大努力了,而且动铁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更多是补强高频和极高频,倾向性来说它更像是一副“动圈Plus”这塞子拿来听听流行爵士乡村都蛮好,一部分摇滚和小协亦能胜任。

最主要的是这个身材,太杀伤力了,我无法想象DITA的人是怎么弄出这么华丽的设计方案,以及怎么落实到成品上做出DITA Project M的:这绝对没有一丝趟功劳簿上睡大觉的可能,绝对是不断在要求自己进步,不断发现世界的有趣,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和的品牌才做得出来的设计,这么漂亮的塞子说句那啥的你随便塞个啥单元卖上万都有人买账——可人家居然还想要把如此美丽而完善的产品打到更低价位去,借此扩大受众范围,来布局更远的未来……

以至于写着写着我想起周星驰《美人鱼》里的张雨绮:“我有钱有身材,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你让我做两千多的耳机跟你玩什么性价比?你当我是空气啊!?”

啊不对不对,台词不是这样,应该换成:“我有钱有身材,长得让人一眼忘不掉,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你让我做两千多的耳机跟你玩什么性价比???”

“做就做!!!”

1 评论: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