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买下阿拉斯加有苦难言,国务卿为此下台,都是英国挖运河逼的

兵器菌 2022-06-28 14:28:00

美国当年花720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地区,如今来看很便宜,但在当时却是有苦难言的,这也给现在的国家提供了教训。

美国人买下阿拉斯加的时间是1867年,科技领域的粉丝都知道,此时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不久,当时所谓的工业也只是采矿、纺织这两大行业,突然提高的生产力解决了人们的穿衣问题,也拉动了棉花、亚麻、甘蔗等种植业。

(美国人更喜欢自然禀赋较好的土地,阿拉斯加显然不是)

但是,当时的社会仍旧是农业社会,因为工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优质的、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才是无价之宝,当时美国最富裕的州,基本都是南方以种植业为主的蓄奴州,这里源源不断向英国的工厂提供棉花。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厂,原材料一开始来自美国,后来来自印度)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更愿意向土地肥沃的中美洲、南美洲扩张,而靠近北极圈的阿拉斯加地区,纵使有171.8万平方公里,也是毫无意义的。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美国华盛顿政府是典型的小政府,抗风险能力很差,举例说明,今天的美国每年大概有20万亿美元的GDP,可政府收入才4万亿美元,在疫情爆发前的2018~2019财年,美国财政收入仅仅只有34620亿美元而已,这就意味着华盛顿政府的投资最好是高收益,否则将会陷入困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体会,当时的约翰逊总统和西沃德国务卿承受了多少压力。

花费720万美元换回不毛之地,很难获得收益弥补财政亏空,所以当约翰逊政府决心买下这块地的时候,确实是有苦难言。

(阿拉斯加足足有171.8万平方公里,比大多数国家都大)

当时坚持要买下这块地的是美国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历史学界将其定义为狂热的扩张主义者,他看上的是阿拉斯加的战略价值,是为了方便美国进一步向亚洲方向扩张版图,因为在1853年,也就购买阿拉斯加之前的1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和祖-阿博特率领舰队抵达日本东京湾,敲开日本国门之后获得了商品市场、尝到了甜头,而它的隔壁就是拥有4亿人口的大清国,诱惑力有多大不难想象。

(美国用军舰强迫日本打开国门)

此外,大英帝国在被迫承认美国独立之后,一直有意打压和孤立这个小表弟,因此在1859年开启了苏伊士运河工程,这条运河开通后商船不必再绕行非洲大陆,印度、东南亚的原料将彻底取代美国(主要就是棉花和农产品),英国与大清的贸易也将更加顺畅,这让美国人下定了向亚洲扩张的决心,主动和当时最富饶的大清帝国做生意,摆脱对欧洲国家的依赖。

但以当时的航海技术,从美国西海岸出发,横跨太平洋到达亚洲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成本并没有比铁路低,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仅隔着最窄处几公里宽的白令海峡,这就让其具备了无限的商业优势!当然了,对面的俄罗斯帝国肯定不会允许美国人把铁路修到西伯利亚去。

(美国在扩张到太平洋沿岸之前,一直都是铁路扩张,与英国的海上扩张有很大区别,买下阿拉斯加后,按理说是可以把铁路修到亚洲的)

阿拉斯加在冷战时期凸显出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它是监视苏联弹道导弹活动的瞭望台,为导弹防御系统和核反击力量争取反应时间,乃至今天都是美国对抗俄罗斯的重要桥头堡,总数量仅有187架的F-22战斗机,有相当一部分部署在这里,经常与俄罗斯空军切磋,可见它的战略地位确实重要。

而且,在1867年,当时的西方世界对北极知之甚少,一直想要探索出一条“北极航道”,直到19世纪末,英国人还积极派遣探险船寻找横穿北极的航道,因为这条航道将大大缩短东亚到欧洲的贸易航线,摆脱海运对苏伊士运河(1868年开通)和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北极航道示意图)

就在特朗普任期内的最后一年,他还提议要买下丹麦控制下的“格陵兰岛”,这个岛几乎常年都被冰雪覆盖,经济价值还比上19世纪的阿拉斯加,唯一的价值就是扼守北极航道,可见威廉-西沃德的眼光没有局限于农业、种植业和商业贸易,而是瞄准了海上霸权。因为以当时美国海军的实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大英帝国争夺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想要控制海洋只能另辟蹊径。

至于说阿拉斯加境内的高原、山脉富含锌、铅、金、银、煤、铜等矿产,附近海域内还有石油和天然气,身为政治家的威廉-西沃德肯定看不到它们的存在,沙俄向美国移交这片土地之后,美国能得到的只有来自皮毛商贩和渔民上缴的微薄税赋,距离收回720万美元的成本可以说是遥遥无期,这让西沃德遭受千夫所指。

(这张油画很能代表本作者的观点,手按地球仪的约翰逊以及激辩的西沃德,说明人家眼里看到的是阿拉斯加的战略价值,是长远利益)

但就在西沃德遭受排挤下台后的5年内,阿拉斯加发现了品质上乘的金矿,当时很多国家的货币都还是金本位,美元又被称为美金,黄金在贸易中的购买力远超今天,所以金矿让美国人快速收回了购买阿拉斯加的成本,西沃德的名誉得以恢复。

但这并不是西沃德所能预见的,他看重的仍旧是阿拉斯加的战略价值,他向太平洋另一侧扩张的主张得到了美国后世政治家的支持,但是北极航线被证实是不切实际的,阿拉斯加并不能作为美国势力进入亚洲的跳板,取而代之的路线是夺取太平洋上的岛屿。

(受到地图失真的影响,其实商船贴着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航行到东亚的距离,比横穿太平洋要短得多)

随后,美国连续使用战争手段开拓横跨太平洋的航线,最终在1898年获得了夏威夷群岛和关岛(马里亚纳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将它们作为跨太平洋贸易的中转站,而且还花2000万美元买下了菲律宾群岛,将其作为掠夺东亚财富的桥头堡。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下,当时西班牙还想把其它一些太平洋岛屿卖给美国,比如塞班岛,但美国政府坚决不要,一分钱都不想多花。

菲律宾总面积不到30万平方公里,而阿拉斯加足足有171.8万平方公里,所以土地单价上涨了接近3倍,可见西沃德买下阿拉斯加31年后,美国社会和政治精英们已经认可了他的卖地政策,花再多钱都值得。

美国购买阿拉斯加的故事告诉我们,土地是发展的根本!而且不同时代对优质土地的定义也不相同,农业时代的美国人看不上贫瘠的阿拉斯加,但在工业时代它却是让人躺着赚钱的宝地,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一寸领土或者海疆。

3 评论: 2 阅读:10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