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成就半导体王国,韩国的华丽逆袭,中国如何借鉴?

麻辣读史 2020-11-08 11:43:53

中国芯崛起这是一个持续了两年多的热门话题。从中兴事件到如今华为被断供芯片这也让我们一次次体验,被遏制住咽喉的感觉。它们一次次地提醒我们,芯片的重要性,芯片崛起计划必须立马开始,不然历史只会一次次重演。

如今,全球顶尖芯片制造业几乎都在这三个国家。美日韩,其中美国是最先发展成功的至今发展了约60年时间。接着是日本,最后才是韩国。但其中,这三国的发展最奇怪还属韩国。40年前的韩国几乎比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还穷,却用了40年时间通过发展科技尤其是半导体行业,却成为亚洲屈指可数的发达国家。它是如何做到的?通过了解韩国的半导体发展史,看下是否能寻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时间回到1959年,当时的韩国金星社,也是就是如今的LG,生产出韩国第一台真空管收音机。很多人认为,这就是韩国电子产业的开端,但当时,韩国却没有自主生产能力,虽然有了技术开端,但依旧是以进口外国元器件。然后组装售卖机器,获取微薄的代工利润。尤其在上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由于韩国廉价的劳动力,美国和日本的众多公司,纷纷在韩国投资办厂。使得韩国彻底成为外国的代工厂。韩国自产的产品几乎没有了市场,看到这样的场景  ,感觉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的现状很像。

但当时的韩国却提前警觉了,知道想要崛起,必要要拥有自己的科技力量。在1973年 韩国发布了重工业促进计划,想要通过工业变革,将韩国变为一个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能自给自足的国家。韩国的工业就是这时开始,进入迅猛而有力的发展期。

并且在1975年,韩国又公开半导体崛起计划,下定决心 一定要发展出本土化的半导体企业。而且,它还是另辟蹊径的以政府和企业合作发展的方式。加速韩国半导体的进场。期间,政府还将国家航空以及钢铁冶炼等重要产业。分配给了大财团管理,而韩国如今的大财阀,也大都崛起于那个时期 ,也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使得韩国企业完全无后顾之忧的全身心投入半导体,在半导体投入的损失,基本也由国家完全兜底。半导体技术在这个期间,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将韩国的半导体行业。从只能简单装配提升到能够加工生产精密的芯片,别看只是技术精进一点,这却引起了质变。

在拥有大规模生产力后,韩国的大财团开始在半导体发展方向上,有了不同的意见。其中,尤其以三星和现代,这两个公司为代表,当时这两个顶级财团,三星准备扩大芯片生产线 。现代却准备把芯片作为手段,生产电子产品完整产业链。奇怪的是,当时现代公司更被人看好,而大家认为三星是在进行一次赌局,但时间告诉我们,三星的确赌对了。

1983年,三星建成了自家首个芯片厂。而且成立了SST国际公司,后来它为三星产品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年,三星遇上资金周转困难的美光公司。而美光刚好拥有制造64K DRAM的能力,这属于当时半导体的尖端技术,恰恰也是三星急缺的。而通过与日本夏普公司合作,三星也获得了这项工艺的使用权。并且在11月研发了属于自身的64K DRAM,自此代表韩国半导体行业成功追赶上了美日,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而且在1987年,韩国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当时由于广场协定,美国为了确保自家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加了日本对美出口的半导体产品关税。日本企业为了迎合美国,只能减少DRAM的生产,但也导致芯片价格不断提升。而美国此时又恰逢计算机行业爆发,需要大量的芯片,美国自产芯片不足。而这些订单毫无疑问就流入了韩国,也让韩国人通过卖芯片。每年获得上百亿美元的回报。

而且,因为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大量日企裁员降薪。三星乘机加大投资,不仅增加科研、生产投入还从日本高价挖了不少技术人员,韩国准备要对日本的半导体技术超车了。

到了1992年,三星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个64M的DRAM,这也意味美日以成为DRAM赛道上的过去式,韩国登顶。而且,这还仅是韩国的第一步,为了继续扩大韩国的半导体优势。三星多次使用反周期定律,通过自身的高盈利,打起了价格战。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日德公司入不敷出,最终退出赛场。只剩下几家公司勉强支撑。

而且,在一次次金融危机中像是日本的老牌巨头,日立、三菱、尔必达的内存部门纷纷倒下。到了2012年DRAM的生产研发,只剩下三星、海力士和美光,韩国也因此  成为全球最大芯片生产国。确定了其半导体王国的地位。

纵观韩国半导体发展,从无到世界顶尖,韩国用了40年。其中,我们能看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当然也有机遇和能力的挑战,但韩国很早明白,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从代工转向自研,无疑是迈向成功的关键。

0 评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