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山西纸质文物手术室,修复师弯腰工作是常态,最奢求下班平躺

不要再说 2020-07-22 21:04:06

在位于太原市的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内,修复师们精心修复着一幅近40米长的宋代经籍。这里被称为纸质文物的“手术室”,毛笔、尺子、刷子、小刀、衬垫等工具整齐摆放在“手术台”上。站立、保持弯腰则是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姿势。

据文物修复师孙文艳介绍,对待纸质文物的修复,必须做到分毫不差,精益求精。工作时间内,他们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所以下班后。平躺在床上是修复师们最奢求的姿势。

一件纸质文物送来后,首先需要集体“会诊”,在放大镜下进行纸张纤维分析,对文物的白度、光泽度、无损度、pH值进行检测,然后做出具体修复方案。

由于纸质文物历史久远,都不可避免出现灰尘污染及老化的问题,所以修复师一般情况下都要先给它们“洗澡”,然后再对文物残缺的地方用材质相同的纸张进行修补。

随后在经过脱水、展平等一道道细致的工序后,古老的纸质文物就重现风采,得以完美保存。

在外行看来,文物修复师是一个神秘的职业。而对于修复师们来说,这是一份“神圣又幸福的工作”,需要用“匠心”坚守着对文物保护的那份“初心”。
1 评论: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