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是在什么情形下发起?中国军民表现出的奋勇抗英精神

颜夕趣史 2023-03-21 11:10:45

虎门销烟的消息于1839年8月传到英国,立即引起了一片反华的叫器,英国政府开始策划侵华战争。

1840年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发动侵华战争的决议案,并立即派出由4000人组成的"远征军"开赴中国,乔治·懿律为这支侵华英军的总司令。

英军于6月到达中国海面,封锁珠江口。从此,英国挑起的侵略战争正式开始。这场战争是英国政府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

林则徐早已料到英国定会武力报复,遂在广东沿海加强战备。道光二十年正月(1840年2月),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立即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密切合作,在虎门海口安设木排、铁链,添置炮台,增设炮位,购进西洋大炮布防珠江口,并督促水陆官兵认真操练。

他看到人民群众反对鸦片侵略的情绪高涨,感到“民心可用”,遂把广东的“渔人疍户”和滨海居民组织起来,“或由民间自行团练,以保村庄;或由府县雇觅壮丁,以资捍卫";如英军兵船闯入内河,允许群众持刀痛杀。还从群众中招募5000名壮丁编为水勇,日夜训练。

封锁珠江口的英军看到广东沿海防守严密,于六月二日(6月30日)将兵船驶向福建海面,袭击厦门水师后,北犯浙江沿海。六月七日(7月5日)攻陷定海,将定海洗劫一空,又继续北上进逼天津,于七月十四日(8月11 日)抵达大沽口外,向直隶总督琦善递交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给清朝宰相的照会,提出赔款、割地等侵略要求,京师为之震动。

朝廷守旧派大臣乘机攻击林则徐禁烟操之过急,以致惹起英军前来"诉冤"。道光帝轻信流言蜚语而转向妥协,急派琦善前往天津与英军谈判。

琦善公然在《答懿律照会》中诋毁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措置失当",扬言"要重治其罪",并要求英军返回广东,“听候钦派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伸冤抑”。英军遂于八月十九日(9月15日)折军南下广东,等候正式谈判。

道光帝于八月二十二日(9月17日)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驰赴广东办理中英交涉;九月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十一月六日(11月27日),琦善到达广州。他一反林则徐所为,立即惩办积极抗英的将领,拆除珠江口附近的防务设施,遣散水勇、乡勇,开门揖盗而肆无忌惮。

英军则乘虚而入,并于十二月(1841年1月)初发动突然袭击,攻占虎门口外的大角、沙角炮台,副将陈连升父子英勇战死。琦善惊慌不已,急派买办鲍鹏前往穿鼻洋向英军乞和。英方全权代表查理·义律向琦善提出"割让"尖沙咀和香港等处的侵略要求,并于十二月二十九日(1月21日)单方面擅自炮制出以“割让”香港全岛、开放广州和赔款600万元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穿鼻草约》。

次年一月四日(1841年1月26日),英军悍然强占香港。次日,琦善与义律会谈时断然拒绝开放广州和割让香港,只答应在香港选择一处供英人寄寓泊船。会谈破裂,中英始终未达成协议。

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和琦善在广东的所作所为传到北京后,道光帝大为震怒。他更不能容忍的是琦善胆敢私允赔偿烟价、私允将香港某处划为英人寄寓泊船之所,遂将琦善革职问罪,锁拿回京,并派遣其侄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调集1.7万人的兵力开赴广东前线。

英军风闻清政府调兵遣将,便先发制人,于二月五日(2月26日)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率军奋力抵抗,受伤数十处仍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悍敌,终因孤军无援,壮烈殉国,炮台守军400余人大部分阵亡。

英舰攻入省河(珠江),进逼广州。三月,奕山率领大军齐集广州,于四月一日(5月21日)发动一次夜袭,初获小胜。次日,英军反扑,经过5天激战,清军大败而归。英军占据广州城郊炮台后,猛烈炮击广州城。奕山等人惊恐万状,急忙在城头竖白旗投降乞和,七日(5月27日)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奕山缴纳600万元的所谓"赎城费",英军答应退至虎门。

英国政府对义律擅自拟订的《穿鼻草约》的内容不满,认为所得侵略权益太少,于是撤换义律,改派高级官员璞鼎查为全权代表,并增兵扩大侵略战争。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1841年8月),璞鼎查率英舰攻陷厦门;八月十七日(10月1日)再陷定海。定海守军在葛云飞、郑国鸿和王锡朋三总兵率领下奋勇抗击,三总兵相继壮烈殉国,5000名将士全部为国捐躯。英军攻陷镇海、占领宁波,署理两江总督裕谦投水自尽。

道光帝为挽救浙江败局,任命另一个侄儿奕经为振威将军、侍郎文蔚等为参赞大臣,率军前往浙江收复失地。奕经一路游山玩水,直到次年正月(1842 年2月)才到达浙江绍兴。

他为了邀功请赏,竟在毫无准备和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于正月二十九日(3月10日)分兵三路向宁波、镇海、定海进攻,结果一败涂地,不但没有收复三城,反而又丢掉了慈溪,奕经逃回杭州。

四月,英军退出宁波、镇海,向北进犯。五月,英军攻打吴淞炮台,守军奋起抵抗,年近七旬的江南提督陈化成身负七处重伤,血流至胫,毅然执旗督战,直至壮烈牺牲。

英军接连攻陷吴淞炮台和上海,随后沿江西上。六月十四日(7月21日)陷镇江,二十九日(8月5日)英军舰船80余艘闯入南京下关江面。道光帝急派盛京将军耆英和被革职的两江总督伊里布等人到南京与英国侵略者进行谈判。至此,历时两年多的中英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持续两年的鸦片战争,清军中许多爱国官兵激于民族大义而临危不惧、奋勇杀敌,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民族尊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陈连升父子英勇喋血沙场,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英勇战死,镇江驻防旗兵与英军巷战、肉搏而宁死不屈,都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誓死抵抗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独立的爱国精神。

此外,台湾道姚莹和总兵达洪阿同心协力,率领兵勇和义民保卫台湾,多次痛击进犯台湾的英国侵略军。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人民群众为保卫社稷家园而自发组织起来痛击英国侵略者,涌现出许多动人的英勇事迹。其中犹以广州城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规模最大、影响深远。此外,宁波和定海等地的黑水党也经常伺机组击英军,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0 评论: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