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出游首选都是哪儿?最能到处跑的是李白?

国家人文历史 2020-08-24 10:37:24

如果说对于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在烈日下来到曲江边戏水解暑其实是迫于财力有限的无奈之举,遁入山林对帝王将相和士人来说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大周圣历三年(700)夏,武则天率群臣巡游中岳嵩山,登封峻极后,避暑石淙河,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并即兴作诗《夏日游石淙》。石淙即平乐涧,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三十里,为嵩山名胜之一。嵩山东南,玉女台下的石淙涧,就是昔年“石淙会饮”之处。两崖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多姿,大小别致。涧中有巨石,两崖多洞穴,水击石响,淙淙有声,故名“石淙”。石上青苔满布,涧水清澈见底,上空莺歌燕舞,水中群鱼戏游,大有人在画中之感。

有条件远行的诗人们显然也更喜欢登高避暑。喜欢险峻山川的如古文运动的先驱独孤及,在六月季夏携友人、童子六七人,“挈长瓢,荷大壶,以浊醪素琴,会於黄神之谷”(《华山黄神谷燕临汝裴明府序》);喜欢静谧清幽的如名将高骈,立于山亭中远观楼阁倒影,“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夏日山亭》)。不过都比不过诗仙李白,“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于山林间赤身露体来乘凉消暑,恐怕也只有这位一生洒脱的谪仙人才做得出了。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早在两晋时期,名山大川便与寻仙访道难解难分。王羲之出身道教世家,《晋书》本传载他“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采药石不远千里,偏游中东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及至唐代,寻访道教名山成了整个上流社会及普通文人士子中的风尚,个中翘楚便是李白。

道教的思想来源于自然之道,以自然为中心,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同时,道教宣扬羽化成仙,传说中的神仙往往居住、修炼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幽谷中,以成仙为职业追求的道士们也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安身,以便更好地体会仙家境界。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都把当时的道教名山按“大洞天”“小洞天”“福地”三种级别进行分类,并根据重要程度划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

李白幼年随父来到道教发源地蜀中,年轻时就已经接触道教,后来正式接受道箓成了真正在册的道士。天宝元年四月,李白登临三十六洞天中位列第二的泰山,作《游泰山》六首:

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游泰山·其一》)

孟夏之际,诗人从故御道登上泰山,于碧峰涧谷中寻访仙人羽化的遗迹,诗中的泰山既是一座雄浑壮丽的自然之山,亦是奇异可感的仙境之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位于今浙江绍兴境内的天姥山位列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六福地。《太平广记》卷六十一记载,相传永平五年(62),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林深草茂,荒野僻壤,刘阮二人埋头采药,不觉天色已晚。二人在溪边遇到两位美丽女子,笑曰:“来何晚耶?”邀请二人回家。刘、阮二人与两位女子结为夫妻,半年后,两人在女子的指点下回到家中,发现三百年光阴已过,子孙已至七代,是为词牌名《阮郎归》的来源。这种洞天福地、万物有灵的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达到了顶峰,但若真论及诗人避暑安身的首选,却是位于江西九江的庐山。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稿件,未经大鱼号许可禁止转载

0 评论: 1 阅读:40
评论列表
  • 2020-08-25 00:55

    这文章貌似没写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