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黎原:抗战前国民党各路武装里“中央军”的军纪确实最好

悠雅评过去 2023-09-01 01:17:14

黎原将军参加淞沪抗战前拍照留念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结合开国少将、原兰州军区副司令黎原将军的回忆录为大家介绍一下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已经搬到了南京的“黄埔军校”(正式名: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生们是怎么学习的。

为什么要结合黎原将军的回忆录呢?

这是因为黎原将军是开国将帅里极少在抗战前就读于南京“黄埔军校”的人,他1934年通过考试进入军校就读的,1937年毕业时主动要求去淞沪前线抗日。

所以,他在回忆录就详细记述了他在南京“黄埔军校”三年的学习经历。

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01、抗战前报考国民党军校的人很多,军校也要对学生做背景调查

按照黎原将军回忆录的说法,在当时,考军校对于许多出身贫寒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他在1934年报考军校时发现虽然当年军校在河南就招200名学生,但是却有1600人报名。

要知道当时可不是现在,不是每一个县城的中学都订阅外省的报纸的。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军校招生的消息。

所以,这1600报名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洛阳本地人。

另外,国民党军校在当时也要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

这项工作主要由军校政务处(类似于解放军部队的政治部)派人来审查。

每一个学员都会被单独叫到学校政务处去单独谈话,主要是询问学员在中学时期有没有参加过什么激进的活动,还要让每个人讲讲对三民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理解:

政审相当严格。主审官由军校政务处(相当于解放军部队中的政治部)派员审查,每个学员都要找去单独谈话,主要询问个人身世,在中学时参加过什么政治组织和社会活动,特别是询问我们参加过哪些性质的激进活动,还要每人讲讲对三民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看你是否有左倾思想。

因为黎原将军的老家一直处于政府控制区(最初被北洋军控制,1927年又被国民党军控制),家里算是富农,所以他很轻易的就过关了,而他同期的同学就有没有通过背景调查被军校取消入学资格的。

冯玉祥

02、国民党“中央军”是国民党各派系军队中最文明的

黎原将军回忆录里还提到他们作为“黄埔学生”,通过入伍生训练后就要先到野战部队里去实习三个月。

这其实是德国军校的管理。

黎原他们作为“嫡系”,自然是被分配到同属于“嫡系”的国民党中央军第四师实习。

当时负责接待他们的是第四师副师长王万龄,他本人也是“黄埔生”,而且是正儿八经的“黄埔一期”。

师长王万龄是黄埔一期毕业的,云南腾冲人,很年轻,军校毕业后一直带兵打仗,十年升至师长。我们到师部报到时,王万龄还亲自接见我们,勉励我们好好锻炼。(编者按:王万龄将军1946年退役,新中国成立后还在上海某中学当了老师。)

按照黎原将军的说法,他在第四师实习这三个月最大的收获是对国民党各派系军队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因为他老家河南息县关店镇曾经驻扎过北洋派系的任应岐的军队以及冯玉祥的军队。

任应岐

黎原对任应岐部队的印象最差,认为任应岐的部队简直就是土匪武装,在关店算得上“无恶不作”:

戴部(任应岐部下)招收的士兵大都是无业游民和地痞无赖,纪律非常差。当时老百姓就怕过兵,军阀部队路过的时候那真是鸡犬不留,当兵的一进村是见猪杀猪,见鸡捉鸡,所有吃的是一扫而空。如果不逃,年轻的姑娘就会遭到侮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肯定会被捉去当夫役。我小的时候,就经常随大人到河对岸二姨家躲避。

而他对冯玉祥将军的军队印象很好,认为冯玉祥的军队军纪最好,士兵们也不祸害老百姓,借老百姓东西也会按时归还,晚上还被要求集体学习四书五经。

但是,黎原将军认为冯玉祥部队最大的缺点是封建习气太重,动不动就体罚士兵,他本人就亲眼见过不少冯玉祥部的普通士兵屁股都被打烂了;而且冯玉祥部队基层军官也都是大老粗,张嘴就和骂街一样:

冯军封建意识很强,对违反军纪的官兵要体罚,打军棍,动辄就是三四十大板。我曾见过有些违纪士兵被打得屁股都烂了。冯部基层军官大都没有什么文化,讲话粗鲁,常常是一张嘴就骂人。

相比之下,属于“中央军”的第四师就要强很多。

首先,第四师的团长、营长都是黄埔第五期、第六期毕业生;军官们的文化素养要比冯玉祥的军官强得多。

军官们对士兵也不像冯玉祥部那样要求“无条件服从”,士兵敢问为什么就会招致体罚,军官们在训话时都能讲出道理来,讲究“以理服人”。

而且每天早操都是由各部队主官亲自带操、训话。

比如黎原当时在第四师师部实习,师部的早操就由副师长王万龄(师长在南京陆大学习)亲自带操。

而且每周,王万龄都会把师部的官兵集中起来,向官兵讲解时事政治和训练要求。

在军纪上,第四师和冯玉祥部队不相上下,但是第四师军官毕竟普遍文化水平要比冯玉祥的军官高,管理方式也更文明一些,所以黎原觉得第四师的军纪综合来看是最好的。

可是即便如此,第四师作为“嫡系”,军队依然严重的欠薪情况,当时黎原认识的一位姓朱的士兵出身的连长就曾向黎原抱怨过不打仗的时候,薪水拖欠的厉害:

打仗时还能按时发饷,不打仗就常常拖欠。当兵的不发饷,就带不住。士兵向我要,我又问谁要呀。就是这样,上头还动不动嫌你行军不快,打仗不卖力。士兵大都是穷人出身,为了能拿几个饷,才吃粮当兵。可上头老是拖欠,谁还肯卖命。多逃了几个兵,上头还要惩罚……真还不如回家卖豆腐自在呀。

网球

03、军校会请老师教学生乐器和体育项目

按照黎原将军的说法,当时军校里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掌握一门乐器的。黎原将军因为觉得钢琴太难学了,于是选了风琴:

俱乐部里还摆放了许多乐器,钢琴比较难学,我就学风琴,增加了一些音乐知识。军校的体育活动也很多,篮球队在当时社会上都很有名气,还到上海同外国人打比赛。学校的游泳池号称是亚洲最好的,设有跳台。每个学员都要求能够独立游完100米。记得第一次上跳台,我不敢往下跳,教练就硬把我推下去,这样练了几回也就不怕了。学校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游泳技术,还请社会上最好的游泳运动员来当教练。

为什么军校鼓励学生学习一门乐器呢?

兰台觉得这和当时国民政府全面与德国合作有直接关系。

因为德国军校就有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一门乐器的传统。

为什么会有这个传统呢?

这是因为德国军事理念认为战争是最讲究科学和灵感的一门学科,如果一味要求军官们理性严谨,就会流于死板;因此,会要求军官们掌握一门乐器,懂得欣赏艺术,不要变成只知道死板服从命令的呆子。

弹钢琴

而当时“黄埔军校”连走正步的方式都照搬德国,那么要求学员掌握一门乐器也很正常,学德国嘛。

另外,国民党对黎原这些“黄埔学生”有许多优惠,比如蒋介石在军校附近建了一所高级俱乐部——励志社,这所俱乐部里什么娱乐设施都有,都对军校学生免费开放,除了舞厅不允许军校生进,其他台球、网球军校学生都可以免费玩,还能在俱乐部咖啡厅喝一杯免费的咖啡。

从黎原将军的回忆录里,不难看出,抗战前国民党军校生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

END

参考资料:

《黎原回忆录》,黎原,解放军出版社

7 评论: 0 阅读: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