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的董永确有其人,全国都有董永墓

郭红艳说聊娱乐 2019-09-27 02:38:18
黄梅戏《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是黄梅戏知名保留剧目之一,讲述董永以卖身葬父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不顾天规,下凡与之结为夫妻。当夫妻二人还清债务,正要双双把家还的时候,玉帝粗暴地拆开了这对热恋男女,从此生离死别的动人爱情故事。

这个民间神话枚事,虽以黄梅戏最为出名,但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杂剧、小曲、弹词等各种文学形式。从汉朝诞生以来,《天仙配》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就传遍了大江南北,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以及男女追求婚姻自主,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但对于这个故事是否真有原型,学术界争论不一,提出了很多看法。 首先在《辞海》中,认为董永是“文学故事人物”,并说:“其事始见于曹植《灵芝篇》,《搜神记》亦有记载,当为魏晋时期流行故事。”

有人指出,董永不仅是作为文学作品《董永行变文》、《织锦记》、《百日缘》传奇等所描写的艺术典型人物,而且历史上确有其人。汉代刘向《孝子图》、唐代李翰《蒙求》、元代郭居业《二十四孝》、清代《历代孝子录编》及《中国人名大辞典》等都有记载。 坚持董永有现实原型的学说,认为董永是西汉时期人。因为汉代提倡孝道,鼓吹“以孝治天下”,孝子董永卖身葬父便成了统治者极力表彰的典型。之后,历代统治者都把“孝”作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董永故事也就久传不衰。

虽然在汉代刘向《孝子图》提及了这个故事,但也仅仅只是概括,只能证明这个故事在刘向所处的西汉末年便已流行。如果董永真实存在原型,也必然出生在西汉中期以前。 到了东晋时期,干宝的《搜神记》对于这个放事,就更加丰满,情节人物也有所发展,成为后世文学艺术作品所汲取的创作素材。

在《搜神记》中,提及董永是汉代千乘县人,按此记载,查询《山东通志》、山东《博兴县志》都确实记载了博兴县陈户镇旧有董永墓和董永祠,可见此说并非空穴来风。 有人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太平御览》所引的《孝子图》,把董永写为千乘人是错误的,董永是山东博兴人,但故事实际发生在东汉而不是西汉,湖北而不是山东。 在湖北《孝感县志》也同样记载着董永的故事,说董永是东汉末年人。东汉灵帝年间,董永和父亲从千乘迁至安陆(即今湖北省孝感市),靠为人佣耕生活。父死之后,向富人裴氏借钱安葬,约定以身为奴偿还。至今孝感市内今建有董永墓。

然而有趣的是,河南人也提出了异议,认为董永的故事发生在汝南县,董永从千乘先到汝南,据当地《汝甫县志》记载,汝南县也有董永墓和董水祠。 无独有偶,河南《汝宁府志》更是匪夷所思,记载了汝南县有仙女墓,为董永与七仙女的儿子董仲,思念母亲,追葬母亲衣冠之所。 可想而知,本来就是神话故事,再加上什么仙女墓,就更是差之千里,错的没边了。

这么多的地方,都有董永的传说古迹,说明董永的故事自古以来就在全国各地,通过江湖艺人四处传播,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将人物籍贯和故事情节搬到了家乡,成为了“邻村人”。 不管如何,从这些地方县志来看,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实有其事,但与七仙女相遇,并生下一子就只能属于人们的良好愿望,虚构的情节。 虽然我们不能以民间传说彻底否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董永。但必须清晰的指出,最早的董永故事还是诞生在山东地区,在魏晋时代,随着北方避乱南迁,流传到长江流域。而各地修建董永墓祠只能说一种因为怀念而杜撰的假货。 参考资料:《太平御览》、《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地方县志库》 请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0 评论: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