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高热收官,医疗剧“归心”可见

犀牛娱乐官方 2023-10-25 22:49:03

犀牛娱乐原创

文|沈婉婷 编辑|朴芳

电视、网播双端持续高热,豆瓣评分一路看涨,剧集市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如此热度口碑俱佳的医疗剧了。

10月24日晚,都市医疗剧《问心》在腾讯视频迎来了会员收官。该剧自上线以来,央视直播关注度连续多日登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最高已突破28000,且连续多日占据猫眼剧集热度总榜及灯塔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TOP1。口碑方面,豆瓣从开分的7.9上涨至8.1,表现堪称是惊喜。

同时,《问心》的高热度、高口碑带来的是突破圈层的广泛关注。骨朵数据显示,在观看该剧的用户群体中,19-34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近80%,其中19-24岁的“Z世代”是主力军。

这些成绩对于多年来在行业内并不“讨喜”的医疗剧来说,实属难能可贵。而令人兴奋的数据背后,反映了观众对优质医疗剧的渴求,也折射出市场对现实主义创作回归本位的期待。

难拍的医疗剧,以何来破题?

一直以来,医疗剧在剧集市场的发展并不算顺利。

提到观众最熟悉的国产医疗剧,应该还是2012年的《心术》。在该剧的带动下,医疗剧曾在2014、2015年前后掀起过一波小高潮,但再未出现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这波热潮也很快沉寂。

近两年,由于整体大环境的关系,一批医疗剧再度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即使是有高流量演员“傍身”,都无法再现医疗剧当年的高峰。

医疗剧难出佳作,源于其题材本身的拍摄与制作难度。

一方面,专业的高门槛决定了剧集在在剧本写作阶段就需要打下专业基础,而从拍摄场景到服化道再到台词,主创团队都要还原出这种“专业”。早期医疗剧受限于办公场景、制作成本等因素,就曾因为“9%的生理盐水100毫升”“进手术室不戴口罩”等专业性问题受到观众诟病。

另一方面,即便是打好了专业基础,如何平衡医疗剧在严肃生死话题与影视作品可看度之间的关系?这是横亘在一众医疗剧面前的另一大难题。时代在进步,观众的审美在提升,医疗剧的描写重点和表达方式也需要随之调整。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和现实困境下,《问心》选择坚持以专业、写实为标准,并将生活化、年轻化的表达穿插其中,让医疗剧得以重新俘获观众。

首先,剧中对于医疗行业的专业呈现及医生日常的真实刻画经得起推敲。在剧集筹备期间,导演、编剧团队深入医疗行业进行大量调研采访,主要演员进入三甲医院实地见习,体验医生的真实工作和生活。

在实拍阶段,为了营造最具沉浸感的医疗叙事场景,剧组搭建了8000平的医院场景、采购高精尖器械。而为了保证医学内容的严谨与真实,从剧本创作到正式拍摄,全程都有医疗顾问把关。

正是基于这样的写实性和专业性,该剧获得了来自医学行业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也让广大观众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为了唤起更多不同圈层观众的广泛共鸣,尤其是与年轻受众拉近距离,该剧对于沉重、冰冷的医疗叙事采取的是轻量化的表达方式,以贴合年轻人审美的表现形式和轻松欢愉的环境氛围,让原本沉重的生命议题有了更年轻态、更温暖的读解。

剧中年轻医生逗趣的工作日常、工作之外的生活碎片等都刻画得真实又接地气。比如东立医院心脏中心“三人组”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青年医生群体的缩影,乐观善良的“小太阳”方筱然(毛晓彤饰)、“不解风情”却自带冷幽默的周筱风(赵又廷饰)、性格直率冲动的“暴躁小狗”林逸(金世佳饰)。这些典型的人物特征,构建出每个人在医生身份之外的性格特点,引发不少年轻观众的共情热议。

讲好普通人的“人性”故事

长期以来,医疗剧的创作经常会陷入某些固定的套路怪圈。

早些年,很多医疗剧致力于呈现“高大全”的理想化医生形象,技艺高超、不食人间烟火,似乎能处理所有的医疗问题,而这样脸谱化的医生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诸如此类的内容也很快被市场和观众淘汰。

沦为恋爱戏的“背景墙”,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医疗剧的“通病”,包括近两年该题材剧集有所回暖后,仍然出现一批打着行业剧旗号谈恋爱的医疗剧。医生的办公室恋情、三角恋的言情剧桥段、离谱的婚外恋剧情等,都曾在部分医疗剧中“反客为主”。

然而,随着取向的变化和审美的升级,观众真正想看的医疗剧远不是脱离现实的人物塑造和俗套的剧情设计能满足的。

那么,观众到底想看到怎样的医疗剧?或许,从《问心》的热播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事实上,从医疗剧这个题材出现开始,就和“生命”这个主题天然地联系在一起,而由此展开的关于人性、伦理等话题的探讨,以及在医疗语境下对普通人生活百态的勾勒,更是每每让观众不禁产生恻隐之心。

同样的,《问心》借助医院这样一个“生死场”,将大量的人性刻画植入到不同患者的医疗故事当中。比如一位名叫庄家顺(周德华饰)的疑似心衰病人因为怀疑医生开具不必要的检查项目而大打出手,让人愤慨不已;而看到入院后其妻子和女儿对医生的恳求后,又对他们生活的艰难产生同情。

再比如杨贵兰(方青卓饰)和“花儿”(邱必昌饰)这两个心脏中心的特殊病人,一个是年近七十的活泼老奶奶,由于丈夫和儿子都在汶川地震中离世而患上应激性心肌病;一个是神志不清的失能老人,虽长期滞留在医院却成为全体医护的牵挂。他们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却又无可奈何。

每个案例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可解读的空间,从而深化成在现实面前普通人的挣扎和立场不同的人性探讨。

除此之外,将医生回归“人性”而非“神性”,《问心》让观众看到了医生作为普通人和“医者难自医”的两难。

剧中的三位主角,两个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一个被扩心病家族遗传史的阴影笼罩,三人性格鲜明、各有弱点。穿上白大褂,他们随时会面对新的医疗课题;脱下白大褂,他们也是病人、是家属,也有着属于普通人的困境。

就像该剧的导演黎志所说:“《问心》是一面镜子,让观众重新审视患者与医生群体,体会况味复杂的真实人间。”

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创新

“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过这么让人感到真实的医疗剧了…”

“医护人员表示真的很好看!”

“站在家属的角度可以理解家属的难过,站在医生的角度能理解工作繁忙有心无力的无奈。”

……

从观众的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到,《问心》在创作时回归到了现实主义叙事的创作本位,在专业性呈现、医生形象塑造、社会价值表达等方面都扎根生活本源和社会土壤,基于最普世的情感和价值观,投射到每一位观看者的眼中和心里。

在现实主义创作井喷的当下,部分现实题材剧集以猎奇、噱头来抢夺流量,逐渐偏离现实落地的方向。在这样悬浮失真的风潮下,《问心》在回归现实主义严谨叙事的基础上辅以年轻化的表达范式,实际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

于观众而言,《问心》是给足情绪价值的精神食粮,也是“久旱逢甘霖”的酣畅淋漓。

于平台和项目而言,《问心》则是腾讯视频和柠萌影业在现实题材剧集领域的一次双向奔赴。

近年来,腾讯视频一直积极布局现实主义赛道,推出了一系列现实主义力作,今年平台独播的就包括《梦中的那片海》《平凡之路》《闪耀的她》《好事成双》等相关剧集。

在其2024年的待播剧片单中,我们也看到多部反映当前审美和价值观念的现实题材剧集。例如《故乡,别来无恙》作为《我在他乡》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将延续第一部“故乡好还是他乡好”的创作母题;《生活在别处的我》展示了平凡女孩在面临不同的生活抉择时展开的两种不同人生篇章;《小站警事》将展现驻站警这一特殊警种的生存故事等等。

而即将推出的“萤火单元”则是围绕女性议题开展的内容板块,或将看到更多关于女性成长话题在现实主义领域的别样表达。

此外,《问心》是柠萌影业是首部探讨医疗议题的现实题材剧集。基于多年对现实主义赛道的深耕,柠萌也以回归初心的勇气向行业证明了温暖真实的力量。

总的来说,《问心》通过呈现纷繁的医疗案让更广泛的现实议题走进了公众视野,构建了不预设立场的讨论空间,将现实主义创作带向了返璞归真、开放包容的新维度。

在剧集收官的第二天,微博话题#问心第二季#冲上了热搜。话题下网友们对剧中人物的不舍和对后续故事发展的期待,也许就是这部剧获得大众口碑认可的最好证明吧。

0 评论: 0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