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文坛的才女,鲁迅眼中的“仙女”,毛主席:我时常记起你

绿海看历史 2024-05-08 21:54:52

在整个民国文坛,要说鲁迅先生最欣赏的文人,莫过于白薇了,她虽是一介女流,但却怀着雄心壮志,曾数次站在历史的潮头批评封建主义,呼吁民主、自由。她写出来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既暗含着对旧势力的讽刺,也彰显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鲁迅先生对她的文风很是欣赏,称赞她是清新脱俗的“仙女”,而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看过白薇的文章,同样对她的遣词造句赞不绝口。

白薇生在一个士绅家庭,父亲虽念过洋学堂,接受过西方思潮,但内心仍旧很封建,一直恪守着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在白薇七岁那年,她跟着家人一起到邻村去逛庙会,期间邻村何家相中了长相乖巧的她,于是便委托媒婆上门说亲,想要让白薇和自家的二儿子结为“娃娃亲”。白父对此没有任何犹豫,几乎立即答应下来,并爽快收下了何家送来的聘礼。

等到白薇十六岁的时候,父亲便将她塞进花轿,抬到何家完婚。白薇根本不喜欢何家的二儿子,因此她在成婚的时候拼命反抗,可她一个弱女子又怎能拗得过何家一家人,最终在众人的挟持下,她还是顺利走完了所有婚礼仪式,正式嫁入何家。

白薇早些时候曾经上过几年学,她很喜欢看文学、历史类的书籍,但婆家却觉得女孩子没必要整天摆弄文墨,只需要生孩子、照顾家小就行,于是便将她的书全部锁进了柜子,并逼着她干各种家务。后来,白薇实在受不了这种生活,索性想逃走。婆婆得知此事后,便将她的脚筋弄伤,妄图限制她的行动能力,将她永远关在何家的深宅大院之中。

但白薇并没有就此屈服,她先是佯装忍耐了一段时间,等到脚上的伤好得差不多的时候,便趁着何家人不备,偷偷跑了出来。但她并没有回家,因为她知道父亲是个老顽固,如果自己回去的话,父亲一定会将自己再送回何家。思前想后,她最终选择到省城去,继续完成学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三年之后,她即将完成学业的前夕,父亲突然找到学校来,要将她带回家去。白薇闻讯后来不及思索,匆匆收拾行李逃走,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顺利搭上了前往上海的轮船,随后又转往日本暂居,期间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日本一所女校,主修文史专业。

从学校毕业后,白薇返回了国内,并在顺利入职一家报社当编辑,往后一段时间里,她接连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并由此在文坛闯出了名声,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鲁迅先生在看完白薇的作品之后,盛赞她文采出众,随后还对她“指点”了一番,她的文学技法由此更加精进。

1931年,日本开始侵华,白薇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生气,她随即提笔写下了七篇作品,批评日本狼子野心,同时也暗讽国民政府“卖国求荣”。抗战爆发后,她因为来不及撤离,被日本人逮捕,在监狱中足足待了一年多时间,期间受尽了委屈和折磨。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向敌人卑躬屈膝,而是一直保持着高傲的气节。

后来,经过民主人士的奋力营救,她这才被释放,恢复了自由。她随即离开北平,转而前往广西定居,期间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宣传爱国思想。1945年,白薇到重庆参加所谓的“国民议会”,期间与毛主席见了一面。主席当时亲切的握着她的手,说她是湖南人的骄傲,除此之外,主席还表示自己在延安翻阅报纸、品鉴杂志的时候经常会想起她。白薇在听了毛主席的话之后大受感动,一时泪洒当场···

建国之后,白薇为了贴近生活,感受农业、工业变革,主动申请到基层去工作,在农场足足待了九年时间,期间她和农民、工人们一起劳作,即便再苦再累也没有一句怨言。值得一提的是,白薇在离开何家之后,曾经遇到过一个心仪的对象,对方姓杨,是个十足的浪荡子,经常在外沾花惹草,可即便如此,白薇还是一直等着他回心转意,迎娶自己。可那个浪荡子最终却食言了,没能和白薇共结连理,晚年白薇回想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仍旧会感慨万千,称自己遇人不淑,没能获得一份完美的爱情,1987年,她因病离世,时年94岁。

0 评论: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