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又出爆款,这次一秒都舍不得快进

独立鱼电影 2023-03-20 10:51:15

刑侦剧,曾是国产剧之光。

尤其是2000年左右,《重案六组》《征服》等神作火爆荧屏。

但遗憾的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一类型衰落了。

甜宠、古偶剧成了主流,刑侦类型越来越边缘化。

内容创作上也逐渐套路化,要么全员降智,要么假破案真恋爱。

这几年一直有网友呼吁,想看硬核的刑侦剧。

好在,近年刑侦剧又有回暖的迹象。

这不,张译才「狂飙」完,就又开始了刑警生涯。

这次他要破的案,悬之又悬。

扣人心弦到舍不得快进,一开播就拿下收视冠军。

豆瓣齐刷刷好评,刑侦迷连连叫好。

一口气炫完八集后,鱼叔也迫不及待来说说——

他是谁

1988年,宁江市 ,蒙蒙雨天。

一具女性尸体被发现,死前有被性侵的迹象。

而当时,类似惨案已经发生了不止一起。

坊间关于凶手的各种传言早已闹得人心惶惶。

当晚,又电闪雷鸣,暴雨倾城。

警察巡逻时,好巧不巧撞上了凶手。

他一袭黑衣,用一把刀抵住一个女孩的脖子。

听到有人走近,凶手匆忙逃跑。

留下衣服已经被撕扯得残破不堪的女孩。

一个小警察急着把自己的衣服给她。

另一个警察冲上前去追赶凶手。

却在途中一不留神,惨遭凶手割喉,当场去世。

这起连环杀人案,简称为「八八案」。

此后八年,凶手一直没有被抓到。

1996年,又一个雨天,又一起残暴的命案出现。

警方查到一个嫌疑人,对方有暴力倾向,有屠杀牲畜经验。

他的工作间少了一把杀猪刀。

而他的妻子失踪了。

本以为,这起跨越近十年的连环杀人案即将告破。

谁知,有人来自首。

凶手,居然是他的妻子。

为反抗家暴的丈夫,她狠心杀死了对方。

一案未平,一案又起。

由一起连环凶杀大案展开,又盘生出很多单独的失踪案、家暴反杀案、强奸案等,交叉涌现。

案件庞杂,节奏飞起,这就是《他是谁》给人的观感。

悬念,始终没有断过。

同时,各种伏笔接连涌现,疑云密布,盘根错节。

正如这一家暴反杀案,虽与连环凶杀案没有瓜葛。

但这一条线也绝非废笔。

警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张照片,该女子的衣服上曾别有一个绒花。

而同样的绒花,曾出现在另一起凶杀案被害人的身上。

此外,剧情推进中,大量细节上下呼应,逻辑缜密。

警方办案时,出现在背景里的一身红衣的女子,在置办新婚物品。

后来,红衣女子半夜遇险。

但该女子一直没有出现在失踪名单上。

这条线索到后来才浮出水面。

嫌疑人是一名医学院的老师。

在他最后使用过的教室里发现了未被福尔马林泡过的人体遗骨。

而且,他逃跑时扔掉的包里,装着不同款式的女式内裤。

起初警方怀疑他与连环凶杀案有关,可对方矢口否认。

为自证清白,他说出不在场证明——

当时,他正在侵犯一个女性,即前情中的红衣女子。

那名女子因为婚期将至,便选择隐瞒此事,没有报案。

而实际上,医学院老师刚被捕时,镜头对准他的鞋子,已经先于情节说明了一切。

因为,那双鞋与袭击红衣女的人所穿的一模一样。

虽然医学院老师说自己不是杀人犯,而且88年他还只是大学生。

但当时被捕前,他神色慌张地用消毒水清洗地板。

如果他只是犯下强奸罪的话,这一行为显然是令人迷惑的。

而且,怎么那么巧,凶手把遗骨刚好丢在他上课的教室里。

而在1992年后,警方仍未取得任何进展的情况下,凶手停止作案,完全消失。

这同样让人好奇。

凶手停止犯案,是幡然醒悟?还是因身体原因不便作案?

层层铺开的悬念,不得其解的谜团,牵动人心。

紧张刺激的情节,抽丝剥茧的推理。

奋力追凶的快感,探求真相的迫切。

将我们完全代入了谎言与真相织就的世界。

仿佛重新回到了,刑侦剧的高光时刻。

这部剧之所以拥有令人沉浸的观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角始终集中于警察

不像很多悬疑剧会利用视角偏差,通过遮蔽部分信息故弄玄虚。

看这部剧时,观众能完全代入警方立场,直接获取所有线索。

同时也能在长线破案中,共情警方或焦灼或快意的感受,更直观地看到警察的成长和历练。

尤其是张译饰演的男主卫国平。

他就是1988年,在犯罪现场给女孩衣服的小警察

他目睹了同事去世,曾眼睁睁看着凶手逃跑。

时隔八年,已经褪去稚嫩,成长为一个老练的刑警队长。

工作多年,经手无数命案,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普通人撒个小谎,他一眼就能看出。

一次突发大案,垃圾场发现尸块。

他迅速反应,有条不紊地部署手下定点盘查。

自己也沿着附近路段寻找蛛丝马迹。

才7个小时,就在远处的沟渠里找到了新的人体组织。

一气呵成的破案过程,观感相当过瘾。

但这个角色可不是悬浮的传奇警探。

他再有本事,也只是警局的一个小队长。

按规矩办事,听上级命令才是常态。

由他展开的人际网络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警察群像。

他和下属之间的互助、传承关系。

他的平级同事,也会因为性情差异、行为冲突闹出争端。

上级的领导、专家,更是无时不在牵制着他。

他急着追查凶手,却被叫回去开会。

还被认为办案方法不对。

卫国平提出质疑,却背上了「叫板领导」的罪名。

大大小小的冲突摩擦,里里外外的侦破阻碍。

但又最终指向同一个缉拿真凶,揭开真相的目的。

不仅让破案过程更为丰富、精彩外。

基于现实的戏剧冲突,描摹出了真实的生活质感,也同时演绎出了一部写实的行业剧。

他是谁》从一般的刑侦剧中脱颖而出。

一方面,不仅不降智,还给人「沉浸式破案」的感觉。

能让我们完全代入警方冷静、理性的视角。

拨开猎奇、血腥的表层,深入其中,思考迷局。

包括那些很基础的工作。

钻进恶臭的下水沟里,爬到堆成山的垃圾堆里。

摸到人体器脏、颅骨、头发后的紧张感,也不像恐怖片的jump scare。

而是激动于整个案情的突破性进展。

包括查案时误入歧途,没破主要案件,反而破获了其他案子。

这种设定更强化了代入感。

因为现实工作中,刑警并不是多年来只盯着一个案子,他们需要同时去处理源源不断出现的新难题。

很多侦破往往都是新案旧案夹杂在一起。

这除了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体会刑警工作的焦灼、繁忙。

也随着真相的延宕,新的悬念的浮出,打破了原有的叙事节奏,给人以新异的观感。

另一方面,这部剧也打破了一般刑侦剧的套路。

更富有现实意涵。

大多数刑侦剧要么设定一个个性突出的神探,增强戏剧性,牺牲真实感。

要么拍警察群像,真实、琐碎,但也难免会显得乏味。

这部剧很好地平衡了这两种风格。

男主卫国平因为早年经历,执着于八八案的侦破。

因为付出了心血去调查,也在这一过程中增长了不少经验。

这造就了他后来「神探」的一面。

但即使如此,他的「神」也并不是时时奏效的。

剧中反而用一些反套路的情节,抹去了他身上的高光。

不是刻意制造失败给他祛魅。

而是通过表现警局的藏龙卧虎,其他警察也各有所长。

由此,不仅能给其他角色增色,也能将焦点始终聚焦于案件本身。

剧中,卫国平原本轻视的学院派女警,反而以沉着、专业的表现比他先一步查清问题。

还有省里来的刑侦专家,也并不是像他以为的那样只会纸上谈兵。

最后他调查跑偏,反而是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卫国平也是听了专家讲课后,才意识到自己总是急于并案,才会抱着有罪推定的观念,总是误将不相干的案件与八八案结合。

个人查案陷入困局后,有群策群力破局,这也非常符合现实情况。

不同于欧美剧中神探的个人魅力被过分强调,我国案件侦破往往都是靠集体的力量。

不仅仅是说个人能力有限。

剧中也可以看出,案件众多、任务繁重、时间跨度长、地理范围广,这些都决定了依赖外力的必要性。

只是在垃圾堆里翻找线索,都需要请大量外援。

以往很多刑侦剧,常有观众吐槽警察无能。

但看这部剧,却完全不会有这种感觉。

显而易见,这部剧通过一一澄清案件的棘手之处,将观众拉下全知的上帝视角,呈现了「无能」背后庞杂的现实难题以及被忽视的辛劳。

不仅让我们看到精彩纷呈的破案故事,还让剧情更贴近现实,折射出人性、职场、社会的千姿百态。

在千头万绪中拎出希望的线索, 从芜杂世界里把握人性的方寸。

这,也是刑侦剧的荣光所在。

最后,希望👖快加更吧,一周五集根本不够看。

0 评论: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