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句电影台词,总结房地产10年的风起云涌

八卦疯叔 2021-11-30 09:55:52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有些企业出道即巅峰,赢在了起跑线,却在中途掉了队;

有些企业前期稳健,中期大放异彩,后期却急转直下,乃至挥手作别;

还有些企业,始终在高峰,权杖不旁落,依然屹立在金字塔尖。

正所谓旧日风光,抵不住一朝衰颓,大浪东去后,又是几度风雨几度秋?

通过七句经典电影台词,带你看透这些年房地产的风风雨雨。

01

崛起的千亿黑马们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英雄本色》

从2003年房地产行业首次被确立为“支柱产业”开始,房价也跟着节节攀升。

从2005年到2007年,三年的时间里,陆续颁布了4份“通知”,让中国楼市迅速“败火”。

不过幸运的是,选择留下死磕的房企,等了3年终于等到了好机会。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房地产调控开始松绑。

于是有了2010年万科首破千亿,此后10年,诞生了44家千亿房企。

房地产企业玩起了互联网的增速,业绩“逆天改命”的房企屡出不穷。

在黄金十年,更有碧桂园这样从476亿到7000亿,实现跳杆级宇宙速度的房企。

彼时众多崛起的房企,让房地产行业风头无两。

02

高薪的房地产人才

“21世纪什么最重要,是人才 ”——《天下无贼》

2012年碧桂园推出“成就共享计划”,杨老板说,“碧桂园未来的区域总、项目总的年薪,应该在千万元、百万元以上。”

2014年万科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郁亮说“希望万科在第四个十年,可以培养出200个亿万富翁。”

过去10年,在房地产这条迎风跑道上,多的是人名利双收。

本科生12万起是基础,硕士20万是标配,博士生40万不稀奇。

再加上地产行情高涨,做到高管,薪酬过千万再正常不过。

具体到个人,TOP50上市房企中,2020年共有约50名高管薪酬超过1000万。

难怪泰禾黄老板曾经吐槽说,“房地产最大的泡沫就是人才。”

股权激励、项目跟投,房企简直就是变着花样给员工发钱。

地产圈自下而上多金的样子,让很多圈外人感慨简直壕无人性。

03

融资井喷的黄金时代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少林足球》

随着销售规模的势如破竹,房企们每年的融资规模同样增速惊人。

2010年TOP50房企融资规模总额才堪堪4130亿,到了2014年虽然有增长,但是增速较缓,也尚未突破万亿大关。

到了2014年政策面开始放宽,地产限购也开始放松,大量资金开始流入房地产行业。

此后五年的时间内,地产行业的资金流入一路水涨船高,突破35000亿。

房企不断地融资、不断地拿地、不断地盖楼,循环往复借此提规模、抓盈利。

不少房企纷纷喊出自己的“千亿目标”,还有房企提出要保持年均八成的业绩增速……

彼时的房企都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哪里知道自己亲手埋下了隐患。

04

房企与银行的相爱相杀

“闻着是肉味,吃在嘴里就成毒药了”——《天下无贼》

在过去的黄金时代,房企只有排名靠前,才更容易融资。

如果不在TOP50,银行可能都不会放贷款。

对于绝大部分房企来说,高周转就是一块不得不吃的有毒肥肉。

高周转越快,排名就靠前;反之,融资受限,就会出局。

参与高周转,虽然不一定赢,但不参与高周转,肯定会输。

像碧桂园、旭辉、中骏、新城等房企,能够弯道超车,最大的功臣就是高周转。

只是一旦入了“高周转”的局,也就意味着,拆东墙补西墙将成为常态。

银行通过放贷,坐收滚滚利息,赚得盆满钵满。

房企通过贷款,业绩越做越大,排名越来越高。

可楼市一旦下滑,银行就会毫不犹豫地抽贷、断贷。

说到底,房企在银行面前,可以是座上宾、超级VIP,也可以是被告、被执行人、老赖...

05

房企多元化发展之路

“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让子弹飞》

从2018年开始,地产行业的发展见顶,整个行业规模增速放缓。

随着黄金时代的渐行渐远,龙头房企在这场较量中,已抢先迈出多元化的步伐。

很多房企开始寻求业务突破,通过多元化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从而分散风险。

恒大早在10年前就涉略了足球俱乐部,之后更是在消费品、汽车等领域全面开花。

而碧桂园也在2019年明确了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为公司的三大发展重点。

不过多元化布局看似打得火热,但拓展之路实则充满坎坷。

房企频频加码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等汽车产业,此外还有房企进入医疗、教育等领域,但鲜少有较为成功的跨界转型案例。

06

雷声不断的2021

“世间大起大落无数,也许前一秒你身处天堂,后一秒便跌落谷底”——《加勒比海盗》

房地产是强周期、大波动行业,房企的成长曲线,往往也是大起大落。

过去房企常常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显然是成功者的幸存者偏差。

一次,两次,三次的成功,就让房企高估自己,进而低估市场、政策,丧失了敬畏之心。

一面是销售回款走低,一面是偿债高峰期。

到了2021年,房企的债务规模体量,达到历史偿债规模极值,偿债总额达12822亿元。

这是债务压力最大的一年,华夏幸福、蓝光、恒大、彰泰、红星,协信等房企开始纷纷出现问题。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失意者各有各的失意。

大大小小房企爆雷不断,谁都不敢说自己绝对安全。

即便暂时安全,也纷纷采取措施控制投资、周转降速、裁员等,让自己远离危险。

07

信誉大过一切

“出来混,要讲信用的  ”——《古惑仔》

非常时期,信心比金子更宝贵,这是历经市场动荡不变的真理。

房地产带着使命“出生”,十年的时间,从引领经济发展的屠龙少年,变成了现在关在笼子里圈养的“恶龙”。

新华联、国购、华业败于多元化扩张;

泰禾、福晟成了过度杠杆激进地王;

华夏幸福困于回款命门,蓝光囿于逃不开的债务...

他们的聚散或沉浮,都成了时代的注脚。

时代需要健康的楼市,而楼市也需要健康的融资,房地产行业的“信誉保卫战”已经打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未违约的房企还需优化债务结构,保证现金流安全,才能提振市场信心。

俱往矣,数风流房企,还看今朝。

浑水摸鱼的时代终究过去了,只有在宏观这只大手下,仍旧坚挺的房企,未来才能迸发出强劲活力。

1 评论: 0 阅读: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