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了一个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最后由一孩童对出下联

杨成龙说 2022-05-22 23:25:09

“对联”,也可以叫做“对联”。这种叫法起源于“桃符”,始见于明朝,是可以写在纸张、布匹或雕刻在木头、竹子上的对偶句,讲究对仗工整、平仄一致。

本文有关对联的故事就发生在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永乐年间。元宵佳节,百姓出行观灯、游玩,热闹非凡,明成祖即兴而出的一个上联却难倒了众人,不成想一个七八岁的孩童竟能语出惊人。

朱棣办灯会与民同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拥兵起事,“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正式登基称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从此,明朝多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明成祖。

登基之初,朱棣大行封赏在“靖难之役”中的有功臣民、重用建文遗臣,有情有义,尽显帝王谋略。

在位期间,朱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勤勉政事,是一位难得的盛世明君。朱棣在位的短短22年里,修故宫、征四方、通运河、编书籍、下西洋,桩桩件件规划宏大、远迈前古。

除了这些作为帝王能拿得出手的功业,明成祖朱棣还延长了节日假期,创办了明朝“春晚”。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制定的“春节福利”十分苛刻,每年春节假期只有五天,就连身为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也不例外。

面对这么少的春节假期,想必明朝的大臣内心十分憋屈。可是皇帝朱元璋以身作则、勤勉政事,大臣们自然不敢有过多非议。

转眼到了永乐七年(1409年),这位严于律己的明成祖朱棣大笔一挥,十分大方的增加了十天的元宵假期。不仅如此,还首次举办了堪称明朝“春晚”的“鳌山灯会”。

何为“鳌山灯会”,就是在每年的元宵节之前,有专人提前在大明皇宫里搭建巨型的花灯烟火景观。景观花灯的样子看起来像个巨大的鳌,因此把灯会命名为“鳌山灯会”。

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理,朱棣规定从永乐七年起,鳌山灯会对全民开放,“听臣民赴午门观鳌山三日”。

这一下宫门口可热闹了,君臣万民齐聚午门观灯,朱棣“普天同乐”的目的达成。鳌山灯会的意义一下子升华了,地位堪比今日的“春晚”。

鳌山灯会规模盛大,巨型花灯、管弦丝竹、绚烂烟火、歌声舞蹈等等应有尽有,每年举办都花费巨大。

然而,这还不是每年最热闹的场所,每年最热闹的场所要数民间的“灯市”。当时,在北京的东安门外北大街上,每到元宵佳节就会举办一个大型的“灯市”。

形制如同今天的“大卖场”,全国各地的奇珍异宝、还有海外传进来的西洋物件都荟萃与此。

总之,北方流行的元宵佳节观灯就起源于此。放这十天的假期,全国上下的人们相互拜年、逛灯会灯市、相约聚会,洗掉一年辛苦劳作的疲惫。

朱棣不但开创了春节“放大假”、“看春晚”的先河,作为一个喜欢体察民情的皇帝,他还会微服私访到民间,查看民情、与民同乐。朱棣在民间的时候,自然就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彭印山巧对永乐大帝

一年,元宵佳节,京城各处张灯结彩、喜乐融融,满大街出行游玩、观灯的人们。在这样喜乐融融的节日中,钟爱出巡体察民情的明成祖朱棣带着侍从来到民间微服私访。

朱棣一行人穿梭于往来的人群中,边走边看。这时,与众不同的一户人家一下子吸引了朱棣的目光。这家门口并没有像别处一样张灯结彩,在门口还能听到屋内稚童的朗朗读书之声。

朱棣十分惊奇,当下心想,元宵佳节这么热闹,一个孩子能闹中处静读书,真是少见!于是,出于好奇的朱棣推门而进、来到屋中,想要看看这个喜爱读书的孩子。

朱棣推门进屋后,就看到一个行动举止十分优雅的小孩子坐在等下读书。那男孩大约有七八岁的样子,看到朱棣进屋,起身向朱棣行礼,举止端庄大气、十分得体。朱棣看到这个孩子,顿时心生喜爱。

于是,朱棣询问了这个孩子的姓名,这才知道他叫彭印山。

这时,朱棣身边的随从惊讶的问道:“你就是那位小神童吗?”彭印山说道:“过奖!”

听到眼前的孩子被称为“神童”,朱棣也顿时来了兴致,就提出要与彭印山对对子。彭印山有礼貌的回答道:“请先生赐教。”

于是,朱棣就出了一个寓意深刻的上联:“明灯明月大明统一”。

这个上联很有难度,句中使用了三个“明”字,还有数字“一”,赞美了当前大明统一华夏的盛世景象。

彭印山略微思索片刻,给出了一个同样绝妙的下联:“君乐民乐永乐万年”。

彭印山的下联连用了三个“乐”字,其中嵌入了“万”和明成祖的年号“永乐”,与上联中的数字“一”和朝代“大明”相对应。

这一对对联对仗工整,结构也是十分严谨巧妙,彭印山的下联也充分赞扬了永乐年间兴旺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寓意也是很有深度的。

朱棣听后龙颜大悦,十分欣赏眼前的孩子,夸奖了彭印山一番。回宫后没有几天,就传召彭印山进宫伴读。

朱棣带火了对联文化

对联可谓历史悠远。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的后蜀主孟昶。根据《蜀梼杌》中记载:后蜀主孟昶在自己寝殿门板的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就是最早的对联“题桃符”了,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幅春联。

此后,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流传千年,也是独属于中国习俗的一种。历经元代,对联没有断绝。到了明代,对联的使用更加广泛,并且开始推陈出新,也首次提出了“对联”的称呼(以往叫“楹联”)。

中华文化有史以来都是“百花齐放”的,小令、长调形式不一,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文体形式不同。对联作为独立的文体,虽然早就出现,但是真正走向成熟是在明朝期间。

明朝的所有皇帝要不就是有对联的故事流传,要么就是有对联留世。朱棣算是对对联中的“佼佼者”,而且他还“带火”了对联文化。

朱棣在位时期,优渥的政治环境给对联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他重视科举制度,而源头是古诗词中“骈文”和“律诗”的对联,一下子就被文人士子们带动起来,发展壮大。

当时,对联出现在很多正式的文字中,比如说文史书籍、生平游记等都有对联的出现。《明史》中还提到,中书房中设有一个职位,专门管理书籍、对联、扇柄等物件。可见,对联在永乐年间是被皇帝和官员所认可的。

永乐年间,对联不仅得到以朱棣为首的君臣的认可,在民间也是被广泛使用。这一点从彭印山一个小孩子也能对句就能看出来。

不仅如此,永乐年间对联的应用十分广泛,开始发展出了喜联、庆联、挽联等等多种形式。皇帝奖赏臣子对联,朝臣进献对联讨好朱棣更是屡见不鲜。

发展至明朝中后期,亭台楼阁、家宅府苑、祠堂墓地等各处都有了对联的身影,名家诗人也会把对联写进自己的作品集中。

永乐大帝的众多巧对

“永乐大帝”朱棣不但“带火”了对联,而且也有很多精妙的对联流传于世。

《古今谭概》中记载了一对明成祖朱棣与翰林学士、明代的大书法家解缙的一则巧对。说是有一天朱棣解缙说:“有一书句甚难对,就是‘色难’。”解缙听了马上回答:“容易。”

这时,朱棣还没有明白过来,就问:“你既然说容易,为什么不对出下联呢?”解缙回答说:“臣已经对过下联了。”

这时,朱棣才明白过来,于是哈哈大笑。“色难”是有为难的表情,“容易”则表示容貌改变,一语双关、绝妙对句。

《巧对续录》中记录一则故事,有一天朱棣微服出巡来到国子监,看到一个平时十分刻苦的国子监生,就想考考他。朱棣看到这个监生的桌几上有一截莲藕,随手拿起说:“一弯西子臂,能对否?”监生朗声回答:“七窍比干心。”

用“莲藕”来比喻“手臂”,形象生动。莲藕多孔,古人常用七窍玲珑心形容比干的聪慧,这里用“比干心”比喻“莲藕”。朱棣说的是莲藕的外形,监生对的是喻藕之体,对仗工整、十分精巧。

《坚瓠集》中还记载了朱棣分别与朱元璋和自己的皇太孙的两对巧对。有一天,朱元璋带着朱允炆和朱棣去马苑,一时有感而发,出了上对“风吹马尾千条线”,应用比喻手法形象的描绘了飞吹动马尾的样子。

朱棣对下联“日照龙鳞万点金”,应用比喻、夸张描绘了气象堂皇,对句十分妥帖。朱棣与朱瞻基的对句“万方玉帛风云会,一统山河日月明”不仅写出了君臣之间风云际会、相知相契,更称赞了为君者的英明神武。

《平释巧对》第一卷中也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朱棣用一对对联选定了状元——马铎。他是永乐十年(1412年)的进士第一名。

与马铎同乡的林志才学十分出众,在乡试和会试时都是第一名,本来胸有成竹的林志一位自己在殿试时也会夺得魁首。

但是,奇怪的是,林志在殿试前梦见一匹马踏在他的头上。原本,林志虽然对这个梦境心存疑惑,但是也没有十分在意,如期准备参加殿试。

结果殿试中,马铎中了状元,林志则为榜眼,这让林志十分不悦。林志经常欺负马铎,说他是“没学问状元”。

更有甚者,有一次在上朝时,两人还在殿上争吵了起来。朱棣出言调和却无济于事。于是,朱棣想出了个好办法来验证两人才学高低。

朱棣出上联“风吹不响铃儿草”,言能对出者即为状元。结果只有马铎对出了下联“雨打无声鼓子花”。从此,林志对马铎才算服气。

结语

对联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联的出现常常与书法巧妙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烂多彩的创作形式。

除了充满魅力的对联,书法、国画、围棋……更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今人和后人能够更多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传统文化的瑰宝。

参考文献位同亮,彭印山巧对皇帝<期刊>·哲学与人文科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Ⅱ辑;《现代家教》,1997年.05期53田蕾,明朝的一大福利——鳌山灯会(专题节目)《历史上的春节》·《北方快车》
0 评论: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