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刘德华13年致父亲去世的杨丽娟过得怎样了?今43岁无人敢娶

问娱 2021-11-30 19:44:03

最近,某老牌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又让人关注起“追星”问题来。

偶像,是将正能量带给人们的公众人物。比如粉丝将体育明星视为偶像,通过观看对方的比赛,领悟到何谓进取和勇敢。但总有些不理智的粉丝,因为盲目地过度“追星”,致使一个又一个的悲剧产生。

比如2007年,来自兰州的杨丽娟就因为痴迷偶像刘德华13年,逼得老父亲卖房、卖肾,最后无奈跳海自杀。

如今已14年过去了,杨丽娟过得怎样了?经历过种种,她是否会后悔当初的疯狂追星行为?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杨丽娟事件”,再一起去看看杨丽娟的“后来”。

▲当年的报道。(图源:《鲁豫有约》)

第一部分:“杨丽娟事件”回顾。

在回顾“杨丽娟事件”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杨丽娟的家庭环境。

杨丽娟出生于兰州的阿干镇。

这是一个以煤矿起家的小镇,因为挖煤事业的兴起,这里曾经异常热闹。但后来,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镇子上的人大多迁居到了别处。

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是阿干镇三十一中唯一的一位高级教师,且杨丽娟的爷爷也是一位教师。杨家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杨丽娟的母亲名叫陶菊英,她比杨勤冀小了14岁。两人结婚时,杨勤冀的年龄更是已经接近不惑(快40岁了)。

老夫少妻的搭配,令杨勤冀非常感激有这样一位年轻女孩愿意跟着自己过日子。

杨勤冀40岁出头时,陶菊英为他生下了女儿杨丽娟。老来得子的杨勤冀别提有多高兴了,对这个女儿更是百依百顺,宠爱非常。

但当宠爱变得没有边界时,就会变成溺爱。

甚至当上初中的女儿提出不想上学时,还当着教师的父亲杨勤冀竟然同意了,理由是:

有什么办法,孩子不想读了。

任凭班主任苦劝,杨父仍旧支持女儿的决定。很难想象这种事(初中辍学)会发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

而那时的杨勤冀还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溺爱,正在为日后的悲剧做铺垫……

老夫少妻的搭配,时间久了,矛盾也来了。

1994年时,杨丽娟的父母离婚了。

不过,虽然离婚了,但陶菊英仍旧每隔几天就回家待几天,给父子俩打扫打扫卫生。她将自己称为“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妻子”。

也就是在父母离婚的这一年,杨丽娟梦见了刘德华

在1994年的那一天夜里,杨丽娟梦到墙壁上有一张画,画像上的人两边写着“你特别走近我,你与我真情相遇”。

醒来后,她将这个梦告诉了父亲,父亲杨勤冀表示自己也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梦(?)。

后来杨丽娟从同学们的口中得知,自己梦到的人,正是刘德华

自此开始,这家人就被这个奇怪的梦给引领着,开始了疯狂追星。

与其他粉丝通过听歌,看电影等途径来了解偶像不同,杨丽娟特别渴望去现场见一见刘德华真人,并且要与刘德华进行私底下的交流,以便将自己的梦境,将自己对于刘德华的这份痴迷倾诉给对方听。

到了1995年时,杨勤冀为了照顾不上学(辍学)、不工作、不交朋友的女儿,选择提前退休,纵使他距离正常退休其实只有4年了。

(多年后杨丽娟表示父亲并不是因为自己退休,而是因为其他原因,下文会写。)

当时,杨勤冀的工资有2050元。可能你觉得不高,但在90年代的兰州,这些钱足以让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好。可是为了陪女儿寻找那不切实际的“梦”,杨勤冀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

令人不解的是杨丽娟的这个梦原本就是很荒谬的,但不知何故后来却变成了一家人的共同“心愿”。除了杨丽娟和父亲,她的母亲也加入进来。集全家之力要将杨丽娟送去见偶像。

1997年,杨丽娟的父母拿出了9900元,报了一个香港的旅行团,期待女儿能在香港见到刘德华

在1997年,9900元真不是一笔小钱,这几乎已经是这家人的全部积蓄。

可事情的结果不出所料,刘德华,并没有出现在旅行团所经过的路线上……

钱花了,人没见到,失落地回到了兰州,杨丽娟应该死心了吧?

怎么可能?!

杨丽娟要见到偶像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

杨丽娟认为只要和刘德华见上一面,刘德华就能与自己产生“心灵感应”。想起梦中发生的一切后,刘德华会坚定地和自己在一起。

到了2003年,为了支持女儿继续追星,也为了日常开支,父亲杨勤冀卖掉了身边唯一还值点钱的东西——房子。

为此,全家人只能搬到400元租来的出租屋里。

2004年,杨丽娟不知从哪里得知刘德华正在甘肃拍《天下无贼》,于是每天都早早地打扮好,从早上5点到晚上8点,站在自家的8层楼顶,但仍然没有见到刘德华,非常失落。

2005年,杨丽娟又不知从哪里得知刘德华住所,与父亲再次赴港,但失望而回。

到2006年时,杨家实在没钱了,能借的钱也都已经借完。当杨丽娟又一次以自杀来威胁父母时,杨勤冀只能选择通过“卖肾”换钱,来继续支持女儿追星。

对于父亲卖肾,作为女儿的杨丽娟只是淡淡地表示:

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去借,这个很伤身体。

杨勤冀或许知道这几乎已经是最后的机会。

为了能让女儿见上刘德华杨勤冀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关系,包括将“卖肾”这件事告诉媒体。杨家企图通过媒体的报道引起刘德华的注意,从而实现杨丽娟的“心愿”。

在采访中,杨勤冀直言:

语不惊人死不休……

抓到了“流量密码”的媒体们,自然对这件事大写特写。而杨丽娟并没有进行阻止,她甚至还主动联系媒体进行采访曝光,以便扩大影响力……

那么,如此大费周章通过媒体发酵近1年,刘德华看到这条消息了吗?

看到了。

刘德华表示:

要爸爸卖房卖肾来见我,就是不忠不孝!

虽然刘德华完全不认识杨丽娟,但听说了这件事后,他想要用本人的表态,来让杨丽娟冷静,从而产生放弃追星的念头。但没想到刘德华本人的“不认同”发声,非但没让这一家人停止这种令人迷惑的行为,反而令事件又往前推进了一步。

从后来杨父的遗书内容来看,杨父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刘德华身上,他写道:

等了你13年反倒“不忠不孝”了……要知道杨丽娟把忠孝都付出给你了,过去忠孝皇帝还两难全呢!

到了2007年,媒体报道这件事已经差不多1年,杨勤冀一家决定再去一次香港。

在出发前,或许杨勤冀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他将自己所剩无几的“财产”都交给了亲戚。包括他的证书和教师证。虽然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这是他一生的骄傲……

当时的媒体都将标题写成类似“老父亲卖房卖肾筹措资金,带女儿赴港追星”,大多数看过文章的人,都震惊于这家人的独特想法。但杨丽娟不这么想。

因为父亲的溺爱,她习惯于将自己摆在这个世界的中心位置,所有的一切,都是替自己实现“心愿”的“工具”,比如“媒体”,甚至是自己的“父亲”……

对于杨丽娟不断膨胀的欲望,父亲杨勤冀不仅不加以纠正,还一味地迁就,悲剧终于发生了。

2007年3月26日,杨勤冀在香港的天星码头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留下了一封长达7页的遗书。

后来鲁豫说这封7页的遗书,最最让人心痛。因为能写出7页,说明杨勤冀是有一个很长时间的思考过程,他并不是一时冲动。他在写遗书时,哪怕有一点点来自他人的关心,或者一句话,都有可能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

但很遗憾,这个“关心”,迟迟没有出现。

在这封遗书里,杨勤冀并没有责怪杨丽娟,也没有规劝杨丽娟,反而通篇都在将责任和矛盾推到刘德华身上。他认为刘德华没有给女儿一个单独交流的机会,所以才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其实,就在杨勤冀跳海的前一天,杨丽娟才刚见过刘德华并留下了多张合照。

在1天前的那场粉丝见面会上,一共来了3000多名粉丝。因为有媒体的帮助,杨丽娟被邀请上台与刘德华互动以及合照。

杨丽娟实现了她的“心愿”了吗?

显然没有。

杨丽娟认为这次近距离交流,仅仅持续了几十秒,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就被拉下了台。

不满意。

其实杨丽娟已经够幸运,能从3000多位粉丝中脱颖而出,被邀请上台和偶像近距离接触。但她的欲望却越来越大。

上台不够,还要进行“私底下的短暂交流”。

如果真的有短暂的交流了呢?在发现“短暂交流”后刘德华并没有如期与自己产生“心灵感应”后,她会不会还想要更多?

偶像没有义务与粉丝进行私底下的交流,更遑论还想用“道德绑架”的方法来逼迫偶像完成自己的“心愿”。

杨勤冀跳海后,杨丽娟悔不当初。但令人无语的是:杨丽娟将“与刘德华见面”上升到了“达成父亲的遗愿”层面上……

“为了达成父亲的遗愿,所以必须见到刘德华,不然爸爸死不瞑目”。这个逻辑怎么看都很奇怪……

这一番言论,不禁令人怀疑,杨丽娟真的悔悟了吗?

在那次事件后,迫于媒体的压力,刘德华不得不站出来,在媒体面前发言。

他断然拒绝了杨丽娟的要求。其中一句“大家不应该觉得她需要帮助”令刘德华承受了莫大的舆论压力。

多年后,刘德华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回忆起这件事,说公司当时把他的所有工作都停了,那件事之后自己还接到了许多电话威胁。为此,刘德华自己还去看了(心理)医生调整状态。

如果通过“威胁”,杨丽娟成功见到了偶像,前仆后继会有多少人跟风而来?这个头绝不能开。

后来,南方周末的记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那个匿名(替杨丽娟一家)还清了1.1万元高利贷的人,就是刘德华”,但他一直没敢告诉杨丽娟

出了这件事之后,刘德华也有了心理阴影。他当时的工作都被暂停,承受着舆论压力,开记者会解释,默默地替杨丽娟还了钱,还自己去看了心理医生……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刘德华都是个“受害者”……

可以说在这件事里,没有赢家。

第二部分:迈入新生活的杨丽娟

屈指算算,从2007年至今,已经14年过去。后来的杨丽娟过得怎样?

杨丽娟鲁豫介绍自己的屋子。

前一阵,鲁豫去兰州找过杨丽娟

杨丽娟想通过媒体澄清当初人们对她的误解,而鲁豫是她特别信任的人。

在兰州的一间出租屋里,鲁豫找到了杨丽娟

杨丽娟现在和妈妈一起租着一年不到1000块的廉租房,家里一室一厅,非常干净,可以用“简朴”来形容。地面是斑驳的水泥地,家里没有柜子没有书桌,用一个茶几当饭桌。

鲁豫去采访时,杨丽娟家里唯一一个卧室的房门是关着的。

她很少与外界接触。她不看电视不上网,最多在闲暇时听听收音机。

鲁豫前往杨丽娟工作的超市采访。

如今的杨丽娟在兰州的一家超市当导购员,月薪2000块。

她说自己没有学历,这是她能找到的比较好的工作了。

有一个细节:在接受鲁豫的采访前,杨丽娟特意去理发店做了头发,化了妆,还买了300元的新衣服。

她还是会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她说的“都已经看淡了”。

▲在接受采访前,杨丽娟去做了头发。

▲在采访前,杨丽娟化妆。

在超市工作时,杨丽娟偶尔也会被人认出来,被人指指点点。

在采访中,鲁豫的一个提问,令人印象深刻。鲁豫杨丽娟的脾气这几年变得还挺好的,变得温和许多。杨丽娟甩了甩头发,表示“是的,脾气变没了”。

鲁豫追问:

后来脾气去哪儿了?为什么就没了呢?

听到这个问题后,杨丽娟有些语无伦次,她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回答。

鲁豫的犀利提问,揭开了事件的本质。

等了很久,鲁豫说出了杨丽娟没能说出口的答案——让你发脾气的人,没了。

这一段对话的答案很显而易见,但也很心酸。

就像歌中唱的: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曾经那个宠你爱你,拿出一切甚至豁出命让你去追梦的人,没了。

杨勤冀过世后,杨丽娟和母亲将他的骨灰撒到黄河里,每年杨丽娟都会去黄河边祭拜父亲。

鲁豫去采访的那一天,正好是中元节,杨丽娟邀请鲁豫同去河边看望父亲。

在路上,杨丽娟表示当年大众对她有很大误解,自己只是有一个“心愿”,父亲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承受了许多压力。她表示心愿本身没有错。

鲁豫显然有不同看法,她说(见下图):

鲁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听了鲁豫的看法,杨丽娟接话表示“人的一生中谁都会犯错”。

是的,每个人都会犯错,只是这个错误的结果,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了太大的影响。

杨丽娟抱着给父亲挑选的花束,看向窗外,边回答,边红了眼眶。

到了黄河边,杨丽娟把花束抛向河中,边同父亲说着心里话。

当说到“我和妈妈都会……都……现在都很好”时,她迟疑了几秒。

实际上,杨丽娟与母亲的生活,只能说是勉强凑合。2000元的工资,在如今的兰州,节约一些够用。但如果说有多好,就谈不上了。

撒完花,杨丽娟在河边站了很久。红着眼眶的她轻声地说着“请你原谅女儿”……

镜头下的她似乎欲言又止,我们不知道她在思考什么。

在那段采访中,杨丽娟还对父亲离开学校提早退休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她表示父亲并非因为陪着自己追星而提早退休。

因为当时的舆论压力,在杨勤冀的工作环境中造成了较大压力。无奈之下,杨勤冀只能选择提早离开学校。

先不说这个解释合理不合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杨丽娟追星,令父亲背上了舆论压力……

杨丽娟表示如果重来一次,不会再做那样的选择。

在采访中,杨丽娟多次强调“父亲压力很大”、“媒体给我们造成了压力,这件事媒体应该负一定责任”,但这个压力的始作俑者,可不正是杨丽娟自己吗?

杨丽娟要追星,媒体是杨丽娟杨勤冀主动找的。想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达成“心愿”,也必须要承受可能会带来的后果——被媒体牵着走。

采访接近尾声时,鲁豫杨丽娟这么多年来,有没有相过亲。

杨丽娟表示自己一直是一个人(没有交男朋友),目前也不想做改变。

虽然说着“一个人也挺好”,但一个年过40的女性,对爱情从没有渴望过那不可能。只是她已经很难再为自己争取到更多。

人一生的命运就是一连串一环套一环的因果关系。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中的节点,我们会想“如果当时不那样,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但生活没有“如果”,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

也祝愿如今努力生活的杨丽娟,能与这个世界相谈甚欢。

杨丽娟的生活已经恢复平静,变得很简朴。

你觉得造成这桩悲剧的究竟是谁?是大肆报道的媒体吗?是无动于衷的刘德华吗?还是溺爱女儿的杨勤冀?或者是任性追星的杨丽娟自己?

欢迎留言给问娱,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鲁豫有约》、《豫见后来》。

0 评论: 3 阅读:439
评论列表
  • 2021-12-01 15:18

    华仔无辜躺枪系列之…这叫丑人多作怪,还加上无良煤体[呲牙笑][呲牙笑]要我说这一家人都要送精神病院,这叫有病得治。

  • 2021-12-01 10:07

    因果关系,如果父亲...,如果母亲...如果她本人...,可能会避免后面不好事的发生。

  • 2021-11-30 23:26

    我这个年龄是看着这件事发生的。但就算当年,我也觉得刘德华始终是最无辜的,他的处理也很成熟。在学校教书的也并不都是儒雅讲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