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仔细了解两个人的名字,一个阳光一个黑暗

小宏博 2023-05-17 08:53:01

《漫长的季节》这个名字其实是一个悖论。“最长的时节”说的是秋天,在东北,秋天是最短的时节。短短的秋天,被改成了漫长的季节,这个名字和她的生活格格不入,这让辛爽很为难。这部剧不像一般的刑侦片那样,选择了阴沉的背景,而是选择了一个充满阳光的地方。如果单纯地想要展现一个好的东北,那《漫长的季节》就变成了一部枯燥无味的电影。

这并不是在吹捧那些电影和电视剧的制片人,优秀的作品,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有故事。辛爽凭借着一部《漫长的季节》,再次向观众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导演的实力,他的电视剧,是可以被反复打磨的。在看《漫长的季节》时,我觉得王阳与沈墨很不相称,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两者并不相容。这部剧以图画为线索,说明了王阳与沈墨相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太阳从王阳身边渐渐离去,最后被阴霾所笼罩的过程。

一年多以前,王阳第一次看见沈墨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明媚。王阳与沈墨截然相反。沈墨迎着灯光,与王阳聊了起来。王阳浑身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光芒之中,他觉得,这个女人,就是自己人生中的一缕曙光。那是一九九七年,二十岁的沈墨和十八岁的王阳。他并不清楚,这个笑容灿烂的女孩,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阴郁,正在慢慢地蚕食着他的光明。王阳下定决心要出去工作,他的脸就像是一盏明灯。日出日落,灯火通明。王阳是白昼,沈墨则是夜晚。

有一件很难被人忽略的事情,那就是王阳自从嫁给了沈墨之后,就渐渐地与光明隔绝了。到了最后,沈墨将雨伞收了起来,明明是艳阳高照的日子,他们却一直都没有露面。无精打采的王阳,将挂在窗口的贴画取下,让日光照了进来。不过,王阳也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高高在上的少年了。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他竟然给了王阳一个大大的熊抱。太阳从未有过的光辉洒落在了沈墨的身上。而王阳的面容,却被一片黑暗所遮掩。

这样一明一暗的反差,恰好反映了沈墨与王阳两人的心态,那名香港商人和尹虹的死亡,代表着她的噩梦已经结束,她坚信自己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未来。王阳心中牵挂着两人的死亡,心中忐忑不安。他仿佛坠入了一个永无休止的梦魇之中。这一句话,倒是印证了两人的想法。沈墨:你先回家,安心睡觉,把这当成一个梦境。王阳:如果真是做梦就好了,醒来还是原来的样子。

这两个“再见”同样来自《泰坦尼克号》中的画面。上次王阳自告奋勇地往河里一跃,沈墨奋不顾身地将他从水里捞出来,大家都是平平安安的。这次是沈墨自己投江,王阳为了救人而被杀。从这天开始,王阳就没有看到过明天的日出。总之,在这出戏里,太阳象征着生活与希望。他们两人在一起之后,渐渐远离了太阳,这也是一种死亡的预兆。将王阳的死亡归咎于沈墨,这似乎有些过于直白了。更多的表述则是,在人性受到侵犯之后,沈墨与王阳都是以暴力对抗暴力,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香港商人、殷红以及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人们无法摆脱对暴力的畏惧。

《漫长的季节》一开始,就是一个巨大的轮子。也许,这就是历史的轮回,总是会压死某些无辜者的人生。落后于潮流,被潮流所淘汰的人,难道就应该接受死亡?在这部剧中,这个问题算是最含蓄的了。

王响在剧中被认为是最具“道义”的人物,但是,他不幸遭遇了失去儿子和妻子的悲剧。王阳也是因为自己的仁慈而被杀。起初,我看到《漫长的季节》时,还认为导演拍摄的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东北,其中的残忍只是每天发生的,并不稀奇,正如“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但现在看来,我认为,太阳的出现,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黑暗,现在这个环境,既然有阴暗,自然也有阳光。至此,我仿佛理解了王阳这个名字的意义。其实就是“太阳”。

0 评论: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