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神童10岁读大学,16岁读博士,现状曝光,让人唏嘘

大叔观闻 2023-09-24 21:40:35

还记得神童张炘炀么?辽宁盘锦人,1995年出生。3岁识千字。记忆力,学习能力,远超常人。张炘炀父母发现其天资后,在读书这条路上,便带着孩子疯狂跳级。九年义务教育张炘炀只用了4年读完。

2004年,张炘炀初中毕业。这时,张炘炀父母(以下统一用张父母称呼)不是安排孩子读高中,而是带张炘炀回家自学。别人高中读三年。张炘炀仅用半年时间,便自学完了所有课程。多次参加模拟考试,分数都是在二本以上。2005年,张炘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分数505分,超过当时辽宁二本分数线足足50分,并被天津工程大学录取。这一年,张炘炀仅10岁。2008年,张炘炀读硕士,仅13岁2011年,张炘炀开始读博,仅16岁。消息传出,名声大噪。全国最小大学生。全国最小硕士生。全国最小博士生。张炘炀一时成了神童代言词,众星捧月,好不风光。媒体关注来得快,去得也快。张炘炀逐渐消失在公众视线,江湖再无神童的传说。再出现,是十年后的此时。前几天,一段张炘炀的采访视频冲上热搜。在学术方面,张炘炀一无成就。进入社会后,神童张炘炀也没有达到大家所期待的高度。博士毕业后,教了一段时间书,便辞职了。几年闯荡,没有积蓄没有买房没有具体人生目标。记者问张炘炀现在有工作吗?张炘炀摇摇头:没有,在上海一个人租了个房子,做点小项目。虽说是自己干,却连养活自己都困难,张炘炀说,“不满笑话,我卡里就几千块钱。”“差不多每两三个月,我父母就会给我打一万块钱。”可见,在张炘炀眼里,啃老是理所当然的。人穷不可怕。但遇到低谷不积极突破,甚至把啃老视为理所当然,这就不可避免走向颓废和堕落。一代神童就此陨落。很多人不解,以张炘炀聪慧,何以走到今天?

答案,其实就藏在他和父母关系之中。

张炘炀天资过人没错。但压缩课程,频繁跳级这种操作,却是张父母有意为之。2005年张炘炀参加高考。对于当时期待的,张炘炀回忆:

家人都觉得考个重点不成问题,所以在出分数之前,我们还看了两所985学校。分数出来了,所有人失望,只有505分,就算再加上50分,也上不了985。

那时张炘炀10岁啊。智力发展不完全。三年课程又压缩到半年,这怎么可能能体现出神童的真实潜力。当时校方给出建议是,复读一年,必然能考上名校。很意外,张父母拒不同意,执意让儿子跨进高等学府大门。因为复读会拖慢张炘炀学习进程。相对应的,“全国最小大学生”、“全国最小研究生”等荣誉头衔,就未必属于张炘炀的了。张炘炀名字也有意思。张父解释:炘炀有“火旺”之意, 意为希望他能够走出我这一代的平平淡淡。张母是小学教师。张父是公务员,职位不详。在张炘炀成名爆红那会,张父出过一本书《神奇的学习》他以上帝视角叙述自己跟张炘炀的家庭教育。里面有这样两段话。“为避免影响张炘炀学习,父母在他十岁前不看任何电视,也不再家里接客。”“张炘炀只有自我。他(张炘炀)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张炘炀,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关于这本书观后感,钱江晚报编辑曾这样评价:此书只谈学习,不教做人,估计在他们眼里看来,博士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截图:钱江晚报从这些细节能看出,在张父母家教理念里,孩子只要成绩好,其它一概可以忽略。无所谓性格培养。无所谓人格塑造。说实话,这种“只要成绩,其它包办”的教育模式,在中国家庭并不罕见。它往往会导致孩子两个问题。问题一,只会考试,而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孩子在学校很吃香。可等进入社会工作,弊端就显现出来了。人际关系怎么处理?领导对我有意见怎么办?怎样在理想和现实中取得平衡?这些问题,都是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张炘炀在离开象牙塔后,就陷入了这种无助困境。对于买房他嗤之以鼻,说房子从未真正属于自己,何必为此背负房贷?对于打工他就更排斥了。“看别人脸色过日子,一辈子也不可能出人头地。”张炘炀也有自哀自怨。“孔子说,君子不器,应该就是像我这种吧。”

这些消极言语,隐隐能看出张炘炀职场生涯的不顺。问题二,缺乏独立,无法为自己人生负责。2011年,张炘炀刚开始读博,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父母不同意。张炘炀以放弃读博相逼,但还是没成功。十多年过去 ,北京房价涨了五倍不止。很多网友回头一看,又惊又佩,对张炘炀竖起大拇指,说这是“祖坟冒青烟,却宁是被父母给挡了下去。”张炘炀的眼界格局,被大家吹上天。可真相,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当时记者问张炘炀,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张炘炀回答是:我抱怨北京的房价高如何如何的,他们(同学)就说,你要是嫌北京房价高,你滚回你老家啊。张炘炀还有一些雷人语录。“我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人上人。”“在北京上海都是父母给孩子准备婚房,我让我们爸妈买房过分吗?”也就是说,张炘炀逼父母买房,根本不是看出北京房价未来会大增,而是为满足自己物质虚荣罢了。他想改善自己住房条件,并拥有一套房产,成为真正的北京人。当然,有追求没问题。张炘炀这时已经在读博士,快要成年。你想买房,想住大房子,你要靠自己争取啊。张炘炀没有,全指望父母。当时北京房价是2万一平,一套房大约要200万。张父母作为普通公职人员,自然无力购买。最终协商结果,两人各退一步。张父母租了一套大房子陪读。张炘炀住房条件升级,继续读博。16岁张炘炀是个巨婴。28岁张炘炀从某种角度讲,还是个“巨婴”。工作不顺,未来迷茫。张炘炀入不敷出,每个月都要靠父母救济。换独立意识强的人,近三十的人了,还靠父母打钱生活,多少有点愧疚。张炘炀没有。对于啃老,他态度是:我一辈子不工作也可以,靠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他对父母抱有怨言:“他们还欠我一套北京的房子,到现在也该值1000多万了,只要是1000万以内的,我完全有这个额度。”

记者问,你父母愿意吗?他轻蔑一笑:不愿意也得愿意。

这话看似言之有理,其实就是巨婴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他当初为什么坚持要买房?是对未来经济形式的预判吗?不,是他突然间膨胀的物欲罢了。所以这不是他算出来的财富机会,而是误打误撞。再者,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都是独立的人。父母错过一个财富机会,这是他的事。可他为什么要对子女愧疚?还欠子女1000万?这听起来就觉很荒谬。对于张炘炀的成长,其导师有句话总结很好。“他这啥事情都是他父亲包办的,你每天三顿饭都吃不到嘴里去,你还研究什么呀。”所以,张炘炀虽然在摆烂啃老,但对张父母却也没有一点同情。畸形家庭教育毁了一代神童。多年后,神童陨落,回头再坑父母一把。因果轮回,怨不得谁。我不知道张炘炀能否蜕变,成为一个懂得自我负责的大人。希望他能。希望所有父母都能以此为戒。不要鸡娃。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每次跟孩子聊天,十句话有八句话离不开成绩。你要相信,一个人在求学之路能走多远多高,往往在于他个人的天赋和意志。你很难勉强。一个人在离开校园后的人生起伏,往往取决于自身性格——而这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所以,为人父母,多关心孩子人格的成长吧。自立比成绩更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学会为之负责,这种成长,远比拿“全班第一”更有意义。

0 评论: 0 阅读:86